世界不思議

地球最純淨地區:百年來近乎零工業,一頓飯30元有肉有酒

“已知地球上最完整的高原生態區,覆蓋低海拔(1000米以下)到高海拔(4000米以上)的草原、森林、冰川、雪山和湖泊全生態系統,也是地球最純淨的地區”這段話是聯合國將阿爾泰山脈列入世遺名錄時做出的評價,當時與會者紛紛對最後那句“地球最純淨地區”抱有疑慮:什麼樣的地方擔得起聯合國如此高贊?

阿爾泰山脈位於中東亞交界處,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四國共有,從西向南綿延超過2000公里,由於佔地面積過於遼闊,聯合國將其中的1.61萬平方公里面積拆成四個保護區列入世遺名錄。
地理學界將阿爾泰山脈列為“三大片區”:西南卡吞高原河谷,中俄段長約600公里;西北查理什山谷有山有水有草原,主要用於牧場與蜂場;南面布赫塔瑪有地球上罕見的高原灣,額爾齊斯河分流而下的布赫塔瑪河全長不過336公里,但流域面積卻高達1.2萬平方公里,使其流量常年保持在每秒200立方米以上,孕育沿岸數十萬公頃的特級保護林區。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然而,阿爾泰為世人所知的原因卻不是世界遺產,而是蘇聯建於1955年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這座位於哈薩克斯坦的航天中心創造了無數個世界第一: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和人類、第一個女性航天員、第一座載人空間站,以及航天史上的最大災難,1960年洲際導彈點火時意外爆炸,導致含俄火箭軍涅傑林元帥在內的74人死亡。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頻繁的發射造就了蘇聯輝煌的航天佳績,卻給生活在火箭軌道之下的阿爾泰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根據俄羅斯媒體的不完全統計,從上個世紀60年代投入使用至今,至少有3000噸火箭碎片墜落在阿爾泰與哈薩克草原地帶,2008年一個長約7米的火箭組件掉落在阿爾泰一個山村內,離最近房屋僅11米距離;2011年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後故障,裝滿燃料的飛船高速撞擊阿爾泰山脈,導致方圓上百平方公里的所有玻璃被震碎。

要知道,阿爾泰是俄羅斯聯邦人口最少的加盟國,9.26萬平方公里面積也就20萬居民,由於地處高原山脈交通不便,阿爾泰人生活質量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過去百年中一直處於近乎零工業狀態下,但空氣和水源卻保持著“零汙染”水平,也因此被譽為“地球最純潔地區”。但航天中心成立後,阿爾泰人卻不得不時刻應對從天而降的恐慌,至此,阿爾泰才真正引起關注。

從地質學角度來看,阿爾泰已有20億年歷史,兩次冰川期的地質活動造就了阿爾泰山脈,被當地人稱為“聖山”的阿爾泰金山,雖然海拔也就4506米,卻恰巧與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距離相等,猶如一道“冰牆”隔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汙染,也隔絕了人類的足跡,目前在阿爾泰地區發現的最古老人類也就2500年歷史。

由於地廣人稀,俄羅斯出於國土穩定的目的,將阿爾泰20萬人口分成“1都10區92村”,但去過之後我才知道,阿爾泰首都還不如中國稍大點的小鎮,人口多一點的村落還有點人氣,小村子呆三天都看不到超過5個村民同時出現,說整個國家都是農村一點都不過分。
交通方面更有意思,俄聯邦曾經公開過“阿爾泰是俄羅斯少數沒有鐵路的加盟國”,但實際上,阿爾泰別說鐵路沒有,就連村鎮公路都極度缺乏,唯一鋪裝的公路線位於首都到蒙古之間的阿爾泰山脈北部,使得俄羅斯本國人要去阿爾泰旅行,也只能靠直升機或斷點式一站站轉車。

出發前聯繫了嚮導烏琳娜,一個在蒙古學習中文的俄羅斯姑娘,一起討論是從蒙古烏蘭圖布進阿爾泰,還是飛哈薩克斯坦再轉車去阿爾泰,兩條路線遠近相差150公里,蒙古線相對平緩、哈薩克主要集中在山脈。
經過仔細斟酌,最後我選擇從哈薩克進阿爾泰,理由是蒙古線風光坐K3列車就已經看的差不多了,更想感受一下哈薩克斯坦的民俗風情,於是第一站飛往東哈薩克首都厄斯克門。

從厄斯克門前往阿爾泰地界約有400公里,期間路況不錯,就是海拔忽高忽低有點難受,但沿途風光卻令人記憶深刻,烏爾巴河在這片草原遺留下大量小湖,如繁星般點綴在山野叢林中,而雪水匯聚而成的額爾齊斯河更令人動容,無論什麼天氣什麼角度,看到的永遠都是藍色河水在崖石間穿梭而下。

期間要經過一段“奧地利之路”,由1915年戰敗的奧匈帝國戰俘修建而成,是哈薩克斯坦連接阿爾泰的五個邊檢站之一。由於是自治國,當地所有邊檢士兵和警察都是阿爾泰人,跟亞洲面孔相比,我的俄籍嚮導烏琳娜反而成為“重點關照對象”,邊檢人員就看了一眼我的護照,轉身就盤問嚮導去了。
十分鐘後一名工作人員送我們離開,還用蹩腳的中文說了一聲“再見”。

雖說這條公路已經廢棄很多年,路面都看不到瀝青和水泥了,但仍然有不少騎行者和窮游者使用,繼續前行遇到兩對老外遊客,打過招呼給他們送了點水和餅乾,得知他們是一起從意大利到哈薩克旅行,聽說阿爾泰是“全球最純淨地區”後臨時決定買山地車騎行去阿爾泰。

進入阿爾泰的第一站落腳在阿迪巴什村,一個坐落在山脈與河谷之間的小山村,全村人口約400人左右,主要以種植土豆和放牧為主。出乎意料的是這裡居然沒有民宿,嚮導打了幾個同行電話找朋友求助,最後才找到一個名叫阿拉巴尼的大姐姐接待我們。
阿拉巴尼是土生土長的阿爾泰人,丈夫三天前把20頭羊送去哈薩克斯坦,什麼時候賣完時候回來。所以,我們很有口服的吃到了放養的羊肉,慢燉土豆3個小時才出鍋,香味撲鼻卻奇怪的沒那麼濃羶味。

在烏琳娜的解說下才知道,現存真正的阿爾泰人不足6萬,只佔俄羅斯現有人口的0.02%,使用蒙古語化的突厥語言,是舉世聞名的薩滿教發源地之一,除部分人該信東正教外,仍有超過8成人口沿襲薩滿風俗,也因此有“未解密民族”的別稱。
蘇聯政府在1970年時就鼓勵阿爾泰人與俄羅斯人聯姻,但收穫甚微,因為阿爾泰人不肯離開故土,而俄羅斯人也不願意跑到高原山區生活,這才有了如今92個村落的佈局。

阿迪巴什繼續東行就是大名鼎鼎的卡吞河源頭,也是世遺名錄之一的西伯利亞最密集針葉林邊緣,按照嚮導的說法, 每年都有人試圖從這裡穿越雪山和林區,但至今都沒有成功先例。問其原因說是夏季雪山容易崩塌,且有雪豹雪狼蹤跡,而冬季普遍零下50℃的氣溫,能勉強活著就算不易,更何況長途跋涉。

進入烏克高原後抵達一座營區,這裡聚居著大約2000個蒙古族俄羅斯人,他們每年春夏兩季把牛羊馬趕到這裡,入秋後再封營將畜牧趕到哈薩克方向,因為那裡溫度更高。
靠著烏琳娜一口流利的蒙語,很快就談妥以1200盧布的價格入住蒙古包,別看1200盧布也就換匯120元人民幣,當地牧民雖然動不動放養數千頭牲畜,但多數利潤都被用來換取生活物資,實際年盈餘也就二三十萬盧布。

晚餐吃的還是羊肉燉土豆,一大鍋300盧布兩個人愣是吃不完,第二天遇到另一組從蒙古自駕過來的遊客,於是組團吃了一頓小火鍋,人均不到200盧布。
根據蒙古阿姨的估計,每年大概有300-400輛蒙古自駕車途經卡吞河營區前往哈薩克,都是蒙古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遊客,據說2020年就會開通“蒙-阿-哈”跨國旅遊團。

第二天一直等到下午還走不了,阿爾泰山脈的天氣真的是變幻莫測,兩天前我們還能穿著短袖在阿迪巴什爬山,當天起床氣溫急劇降到-3℃,下午直接就飄起了雪花。一群人在營地裡逗蒙古小姑娘玩兒的時候,蒙古大叔騎著馬冒著雪回來了,原來,大叔每個月都要騎馬去一次首都購買生活物資,重物譬如家具布料可以靠來往車輛代買,類似油鹽醬醋茶之類輕便的就只能自己騎馬去。

越往東走就越靠近山脈雪山,所過之處植被因氣溫降低逐漸由綠轉黃,但相應的空氣質量也越來越好。
GPS顯示處於西伯利亞平原交界處,入目皆是渾圓的冰磧石山體,這裡就是聯合國所說的高山草甸、冰沼土、黑鈣土等混合喀斯特地貌,目前全球僅此一處。

聯合國教文組織派遣的專家抵達阿爾泰後給出“禁止工業開發”的建議,也正因為如此,阿爾泰人只能以農牧業為主要行業,如今教育被指落後、工業近乎於零、約60%人口無水電供應,但農業卻被認可為“高度發達”,在不計算畜牧農場的前提下,人均還擁有6.4公頃農用土地。

如果問我阿爾泰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可能會回答三點,環境是真的一塵都不染,交通是真的一點都不方便,而物價卻是我去過的所有首都中,最實在、性價比最高的。



尤其是生活消費,市區中心位置的兩房公寓月租金只要500-600元人民幣,最貴的房子每平米也沒超過3000元,而且水電暖氣都是免費由俄羅斯聯邦提供的。普通雙人餐含肉和啤酒大約30元,牛奶羊奶都是7元5升裝,一斤面包(當地主食)1.5-2元,也難怪會有那麼多喜歡吃肉和面包、牛羊奶的歐美遊客。

e3b355546ada402ca13e59fcc36f1b64?from=pc.jpg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