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還有穩定朝貢體制等,因此從西元1405至1433年,派鄭和率領船隊前往西洋,不過明成祖底下能臣眾多,為何偏偏挑選宦官鄭和,主要是因為他對西亞非常了解,而且才思敏捷又通曉外語,從下西洋過程中就能看出他的統兵能力。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派遣宦官鄭和7次出使西洋,從南京出發,最遠抵達東非沿岸,除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另外目的還有穩定朝貢體制,讓各國遣使來明朝進貢,有助於建立明成祖的威儀,再來就是貿易方面,船隊帶大量錢幣、絲帛、瓷器,用於採購海外的香料、寶石、異獸等供奉皇室。
明朝不少宦官或其祖先多為外國進貢而來,大多來自高麗(現韓國)和安南(現越南),所以擁有外語能力,因此在明朝永樂年間,宦官成為參與外交事務的主要人選,而明朝宦官使臣人選,一般由掌握當地風俗的人擔任,下西洋使者須了解西洋民俗民情,通曉外語,懂阿拉伯語的鄭和成為最佳人選。
鄭和出身穆斯林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曾前往麥加朝聖,所以他對西亞相當了解,另外就是他能力出眾,史料雖鮮少記載他下西洋前的經歷,不過明末清初學者傅維麟在《明書》提到,鄭和健壯魁偉,是一名才思敏捷的能臣,而且鄭和下西洋後,也展現出超群的統兵能力,還解決了盤據南洋多年的海盜,能力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