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為什麼數百年來,冬至一定要吃湯圓?


每到冬至這個日子,大家總認為一定要來碗湯圓,慶團圓、平安長一歲,不過,吃著又香又Q湯圓的同時,你可知道冬至吃湯圓的習俗的由來為何?背後又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2022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與2019年相同,但2021年則是在12月21日,為什麼會不一樣呢?冬至這天,太陽正好直射在地球南迴歸線上,因此會是北半球國家日照最短的一天,每年幾乎落在國曆12月21日、22日或23日,農曆日期則跟清明節一樣沒有固定,因此又被稱為「活節」。

因為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古人將這「陰極之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重要性較其他節氣高上一些,甚至好比過年,古代人常說「冬至大如年」,它也有著「亞歲」的別稱。

《後漢書》曾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代官員為了慶賀「冬節」通通放假一天。明朝則有著:「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的俗諺。據聞,唐宋時代帝王也會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祭天祭祖儀式。數百年來,看重程度得以想見。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冬至為何要吃湯圓?由來其實眾說紛紜,其中一個通俗的傳聞,是閩南曾有一對貧窮夫妻帶著小女兒,妻子死後,丈夫為了籌安葬費而決定賣掉女兒。女兒一聽難過得昏了過去,她的爸爸便緊張得要了一碗米湯和幾個糯米圓灌醒她。

他們互相推讓,誰也不忍心把糯米圓吃光,深怕一吃,就是永遠的分離了。多年後,賣給有錢人家做丫頭的女兒突發奇想,在家門口門環掛上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只盼爸爸能來和她相認。一年又一年,雖然不知道她有沒有找到爸爸,吃糯米圓的習俗卻在閩南地區越來越興盛。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後來,吃湯圓成了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窮人吃純糯米做的小圓仔,有錢人則可以包進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較大的「圓仔母」。大人認真動手做,小朋友則在一旁做成各種鳥獸形狀,俗稱「雞母狗仔」。也由於冬至陰陽交替,許多人深信吃了就會快快長大,「吃了就會多一歲」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南宋文人陸游作品中更曾提到:「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

傳統延續久了,那又紅又白的圓圓外觀也被解釋為「團圓」、「圓滿」,正好迎了中國人熱愛好兆頭的心意,至今於中華文化中已是不可動搖的老習俗。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