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總共有9名皇子,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由於前3子不幸早逝,後3子年紀又太小,因此只能從剩下3人中挑選,其中皇六子才能最為出眾,但最後道光卻選擇皇四子繼位,成為我們熟知的鹹豐皇帝,背後最大的功臣竟是鹹豐的恩師。
在3名年長皇子中,道光最不喜歡皇五子奕誴,因為他言行浮躁、品性不佳,所以道光直接把奕誴過繼給自己的三弟,也就是當時已逝的惇親王綿愷,讓奕誴繼承惇親王的爵位,這個舉動也無疑是將他排除在皇位繼承人選的範圍之外。
皇四子奕詝生母為皇后,雖然有出身優勢,但好景不常,皇后在他10歲時過世,道光只好把奕詝交由皇六子奕訢的生母靜皇貴妃照顧,兄弟倆一起生活讀書,感情融洽,然而這也讓道光在選擇繼位者時更加頭痛。
奕詝從小身體就不好,也不善於騎射,小時候還曾從馬背上摔下來,摔斷了腿,雖然太醫把骨頭接回去,但恢復狀況並不好,走路仍有點瘸,他還得過天花,臉上留有麻點,外表也受到了影響。而奕訢和哥哥反差極大,不但是騎射好手,文采也十分出色,還很會寫書法,這些優異的才能都給奕詝帶來無比的壓力。
但道光為何會選擇外在條件較差的奕詝為繼位者呢?雖然正史並未記載選擇的過程,但學者認為可能和2個故事有關,第一個故事「藏拙示仁」記載於《清史稿》中,當時道光帶2名兒子到南苑打獵,奕訢在場上積極展現騎射技巧,帶回滿滿的獵物,奕詝卻一箭不發,讓道光很困惑,奕詝解釋,因為當時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動物們也處於孕育時期,如果射死牠們,等於也殺死了牠們腹中的胎兒,道光感動不已,直言這才是人君應有的胸懷。
不過這招其實是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傳授的,在出發打獵以前,奕詝就跑去向他討教,應該如何做才能贏過弟弟。另外第二個故事則記載於野史中,杜受田同樣教授給奕詝贏過弟弟的方法,當時道光身體不好,分別召見2名兒子,詢問他們當上一國之主會如何治理國家,奕訢聽從老師卓秉恬的建議,熱情地講述治國方針,奕詝則聽老師杜受田指導,當場痛哭,說自己不能沒有父親,再度讓道光感動不已,認為他非常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