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位於秘魯境內的一個著名考古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其實人們把它的名字搞錯了。
馬丘比丘是秘魯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著名遺跡,位於庫斯科(Cusco)西北方,海拔兩千多米的山脊上,俯瞰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美國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Hiram Bingham)於1911年發現了這個遺址,認為這裡是當時印加國王帕查庫特克(Pachacútec)在夏季享用的度假村。
這份研究認為,這個遺址在當時印加居民的口中其實叫做瓦伊納皮克丘(Huayna Picchu),或者簡稱皮克丘(Picchu)。
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份研究的兩位主要研究者——秘魯歷史學家多納托‧阿馬多‧岡薩雷斯(Donato Amado Gonzales)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考古學家布賴恩‧鮑爾(Brian S Bauer)翻閱了19世紀地圖、17世紀文獻和賓厄姆所留下的記錄後發現,沒有任何記錄把這個地方叫做馬丘比丘。
岡薩雷斯和鮑爾說,從他們調查的記錄來看,賓厄姆發現這個遺址的時候,人們對這裡所知甚少,甚至庫斯科本地人對它也不了解。
他們在一份賓厄姆抵達秘魯的前七年、即1904年出版的地圖冊上發現,這個地方叫做瓦伊納皮克丘。
他們還發現,在1911年賓厄姆即將離開庫斯科前往搜尋這個遺址的時候,有人告訴他,烏魯班巴河附近有一座名為瓦伊納皮克丘的城市廢墟。1912年,一位地主的兒子又告訴賓厄姆,這座廢墟叫做瓦伊納皮克丘。
鮑爾說,關於這座城市原來的名字最確鑿的一個證據,是來自16世紀晚期占領了這座城市的幾位西班牙人留下的紀事文獻。「我們最後找到一個最令人驚嘆的證據是16世紀晚期、這個地區原住民留下的記錄,說他們考慮回去重新占領這個地方,他們把這個地方叫做瓦伊納皮克丘。」
而現在叫做瓦伊納皮克丘的地方是馬丘比丘旁邊的一座山,也是這個遺址的一部分。遊客可以步行到山頂,欣賞這個遺址壯觀的景色。
儘管這份研究找到了很多證據,但是幾乎沒有一位歷史學家認為應該將這個遺址更名。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的拉丁美洲歷史學教授娜塔莉亞‧索佈雷維拉(Natalia Sobrevilla)說:「所有的名字都是人起的,都可以改。但是馬丘比丘已經成了與秘魯身份緊密聯繫的知名品牌,改掉它有什麼好處呢?」
這位秘魯歷史學家還說:「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