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古以來都有,而且一旦人群密集區發生大的地震時往往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房屋建築的損壞,可以說對當地經濟和環境影響很大。所以人們早早就開始了對地震的研究,尤其是對地震的預測方面,人的反應在地震感方面遠遠沒有一些動物靈敏,所以地震產生後一些動物的異常行為也可以讓人類規避一些損失。但是事實上截止到今天,人們也沒有發明出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只是能夠在地震產生後以更快的速度去警示或向人們傳達地震警報。
地震的產生按照目前流行的構造板塊學說來看,是由於地球上不同板塊間的擠壓碰撞造成的,而且地震發生的次數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得多,按照世界上各地統計觀測,大概每年有幾百萬次的地震發生,只不過絕大多數地震是小型地震,以至於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人們對地震劃分等級的時候是按照地震源頭釋放的能量來劃分的,並且每個等級間的能量差距是按照倍數增長的,比如3級地震相當於32個2級地震產生的能量,以此類推,4級地震相當於約32個3級地震,那麼這樣計算下來,4級地震能量相當於差不多1000個2級地震能量,可以想像7級、8級地震是多麼可怕了。
地震發生時,釋放的能量會以兩種不同性質的地震波向外發射出去,一種是縱波,它如同彈簧一樣靠擠壓傳播介質來傳播,而且傳播速度快,大概在每秒5-7千米,在地表表現形式就是房屋上下晃動;另一種是橫波,橫波傳播速度相比縱波要小,大概在每秒3-4千米,在地面表現形式就是房屋左右晃動。根據兩種波傳播速度的差距就可以根據多個地方測出的數據來算出地震震源位置了,另外當縱波和橫波傳達到地面時會形成其它種類的面波,這裡就不細講了。
從上面講的兩種波在地面表現形式可以看出,不同的波對房屋損壞情況是不一樣的,由於房子在建造時候會考慮地球引力影響,所以房屋對縱波抵抗力要強得多,反而會在最後到達的橫波面前損壞嚴重。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這句話有些道理,但是也不全是這樣,一般地震過後還會有餘震,雖然餘震沒有主震能量大,但是在主震過後本就搖搖欲墜的房屋會變得更加脆弱,小的餘震危害同樣不容小覷,所以遇到地震後既不能「穩如泰山」,也不能「慌亂逃跑」,科學避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