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為什麼當鳥兒站在樹枝上睡覺時不會掉下來?


基本上,鳥類的睡眠時間比我們要少得多,所以它們的睡眠方式幾乎可以稱之為小憩。與鳥類相比,人類以及許多哺乳動物的睡眠周期更長。快速眼動睡眠是我們處於深度睡眠時,也就是我們做夢時的睡眠周期的一部分,這一過程在哺乳類動物中往往會持續幾分鐘,但鳥類卻只有不到10秒。

不僅如此,鳥類還可以調節自己的睡眠強度。它們可以讓一側大腦保持清醒,所以有時候你可能會發現鳥兒只睜開一隻眼睛。睜開的那隻眼睛與相反一側的大腦半球相連,如果它們睜開了右眼,則意味著大腦的左半球是清醒的,反之亦然。這種輕巧靈活的睡眠方式使鳥類可以在片刻之間從捕食者的眼皮下逃離,哪怕是它們正在打盹。

當然啦,並不是所有的鳥都棲息在樹枝上。例如,鴕鳥,地球上最大的鳥類,它們可能一輩子也學不會爬樹的。大多數不會飛的鳥睡在地上,藏在樹葉中,或者把頭埋在沙子裡。還有火烈鳥,它們單腿站在淺水裡睡覺。

為了入睡,鳥的身體會經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其中一個變化就是肌肉變得不再那麼僵硬。這是由於大腦對肌肉運動的控制減弱,以及其他各種生理變化造成的。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當它們的肌肉變得軟弱無力時,要站在樹枝上並且保持完美的平衡並不容易,如果你試過站在火車上睡覺,就會明白這一點。

鳥類是通過「鎖定」它們的爪子來對抗這種變化的。當一隻鳥蹲下時,它的爪子會自動彎曲並緊緊地抓住樹枝。直到腿伸直,爪子才會鬆開。這種鎖定的發生是由於它們的屈肌腱在腿部,當膝蓋和腳踝彎曲時,屈肌腱拉伸,從而使爪子彎曲。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鎖定機制的發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鳥類覆蓋肌腱的組織表面粗糙,而在大多數其他動物中它是光滑的。粗糙的表面在肌腱和腱鞘之間產生摩擦,有助於將腿固定在合適的位置。

這種所謂的「自動棲息機制」是大多數鳥類的一個特徵,讓它們可以緊緊抓住樹枝,而不用擔心失去抓力而掉下來。不僅僅是直立棲息的鳥類受益於這種絕妙的特性,鸚鵡這種會倒掛著睡覺的傢夥也是如此。

鎖定機制在其他方面也很有用。例如,對於掠食性鳥類來說,在飛到安全的地方進食之前,能否緊緊抓住獵物就決定了是吃飽還是挨餓。它還可以幫助鳥類攀爬、游泳和涉水。

總有你不知道的事,雖然在不同的鳥類物種中都發現了這樣的機制,但歐洲椋鳥睡覺時並不使用鎖定機制。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鳥的膝蓋只是輕微彎曲,不足以讓鎖定機制發揮作用。

歐洲椋鳥的腳趾大部分是不彎曲的,當它睡覺的時候,它在腳的中部的肉墊上保持平衡。此外,當這些鳥被麻醉時,它們無法在樹枝上保持平衡。

這些結果表明,鳥類能在睡覺時保持平衡,也並不僅僅依靠簡單的蠻力抓握。

如果沒有被動和自動的棲息機制,鳥類的肌肉就需要有一定的硬度。有一些證據表明,鳥類在需要的時候不會完全放鬆肌肉。對鵝和火烈鳥等鳥類的研究表明,鳥類在需要時可以保持一些肌肉僵硬或張力。這可能與鳥類能夠保持一個大腦半球清醒有關。鳥類保持平衡所需要的肌肉張力很小,有時單腿也可以。

不過,除了肌肉張力,可能還有其他一些系統在起作用。而關於鳥類如何在睡眠中保持平衡,是由哪些神經和生理機制在操縱這種行為的,目前尚無結論。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