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陸地上生長的植物幾乎離不開泥土,因為泥土富含眾多營養物質,足夠讓這些植物們健康茁壯成長。泥土的存在,也為這個大自然創造一個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功臣。但是,你知道地球最初可不是有泥土先,那它是什麼時候才形成?
追朔到45.5億年前地球那時候還是一個溶融狀態的熾熱星球,物質幾乎都是融化狀態。大概在1.5億年後,在不斷沈澱下,地球表面才逐漸降溫形成各式各樣的岩石。在接下來的日子中,要運用到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這些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脫落、分解等。同時也會形成看起來結構疏鬆的風化殼,這個就是泥土最開始的物質來源,還有一部分是吸附宇宙中的塵埃。
可以將泥土放大幾十倍看下裡面的組成物質,放大後你會發現,泥土是由很多細小的碎石塊的同類物質組成,這就證實之前提到的岩石經過很久的外力作用掉落下來的風化殼。
如果單單這樣就是泥土,那月球、火星、木星上都有大把這種物質。只能說是泥土的部分組成物質,這種是不具有肥力的,而我們平時講的那些泥土,通常是指一些具有肥力的疏鬆物質層,之所有如此強的肥力,主要是這種泥土裡有腐殖質存在。
腐殖質可以說是植物成長的一大幫手,它是一種膠體物質,營養物質豐富到讓你畏懼(有氮、磷、氧、碳、硫的存在),這些正是植物必須要獲得的成長元素。不僅如此,它還具有一定黏性,這就是為什麼泥土可以將分散的沙礫黏結起來,當然,它也可以讓黏結的物質變得疏鬆,這就是它的奇妙之處。這些物質的形成估計離不開,地球誕生那時的裸蕨植物,以及苔蘚植物。
正因為這些植物,不斷分泌出對岩石有分解作用的分泌物,無形之中加快泥土形成的進程。這類植物生長的條件很簡單,只需要吸取雨水中溶解的礦物質,就可以大量的繁衍。就這樣,在動物的一些排泄物,異養型的微生物與植物作用下,被風化掉岩石產生的細小物質就形成泥土。當達到一定的厚度時,在下方的泥土會被強大的壓力重新變回岩石。專業術語也就是「沈積岩」。
總的來說,泥土的形成並不是這麼容易的,需要上千年,甚至是億年。科學家曾經也用實驗告訴世人,形成1厘米的泥土,可能要花上好幾百年的時間,更糟糕的情況也許需要上萬年才可以形成。所以,我們是不是得好好珍惜起來,畢竟它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