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馬踏匈奴"真實形像被誤傳千年,學者考證,是其他動物踩死匈奴

漢武帝劉徹於我國封建歷史上,是一位少有的英才明君。劉徹知人善用他提拔衛青、霍去病,這兩位武將幫助西漢擊敗不可一世的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更是聞名遐邇的少年英雄。只可惜,24歲的霍去病突染重疾,一命嗚呼。在其死後,武帝劉徹將霍去病安葬於茂陵東面不遠處。霍去病墓前有許多著名的石刻,其中"馬踏匈奴"這個石雕更能凸顯出霍去病面對匈奴作戰時英勇不凡的氣質。然而近些年來,經知名的文史學者不斷考究得出重要結論:"馬踏匈奴"其真實形象可能被誤傳了千年,真正踩死匈奴的動物並不是馬而是一頭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馬踏匈奴"石雕位於陝西省興平市,據史書記載:霍去病去世之後,武帝劉徹命能工巧匠在其墓前雕造出許多石像。除了"馬踏匈奴"之外,霍去病墓前還有臥馬、勒馬、石蛙、石魚、人與熊、野豬等等其他石刻雕像,這其中"馬踏匈奴"的名氣應該是最大。據測量"馬踏匈奴"總高約1米68,長1.9米。石雕的形像一隻高頭大馬將匈奴士兵踏倒在地,而這個被馬踩在地下的匈奴士兵神情緊張,看來是離死不遠。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石匠居然把匈奴士兵臨死前的神情,還有手持弓箭的動作雕刻的淋漓盡致。

這個石雕應該表達的是,用戰馬形容西漢將士一往無前的高大形象,同時連馬都能將匈奴兵踩死,也能看成武帝劉徹對於匈奴不屑一顧,以及西漢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氣勢。被踩在地下的匈奴士兵身形佝僂,相貌猥瑣,真可謂是個丑角。近些年來,不少遊客來到霍去病墓前參觀,都被這個"馬踏匈奴"石刻吸引而駐足瀏覽。不過2009年,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旭華發表這樣的看法,他認為霍去病墓前"馬踏匈奴"石刻雕像,其真實形象應該不是馬匹,而是一頭驢。張旭華教授這番言論一經發佈,便引起文博學界的軒然大波。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因為馬和驢這兩種動物形像以及給人的感官上相去甚遠,戰馬是何等英姿勃發,氣宇軒昂,驢更多是像家中的牲畜,屬於低賤的動物。不過筆者認為,張旭華教授的這番言論並不算錯。首先驢這種動物其形態像馬,雖然不威武雄壯,但體格很結實,不易生病,性格溫馴,容易被馴化使用。公元前4000年左右,殷商銅器時代我國新疆莎車一帶便已經開始馴養驢,且繁殖配種。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大約公元前200年也就是漢文帝時期,大批驢、騾子進入陝西甘肅作為牲畜使用。考慮到經過楚漢爭霸之後中原大地缺少戰馬,漢景帝時期軍隊裡已經採用體格壯碩的驢為坐騎使用。那麼我國歷史上驢不僅可以幹農活,當肉食,甚至漢朝時期它還是戰士胯下的坐騎。且根據"馬踏匈奴"測量數據來看,與其說踩死匈奴的匹馬,倒不如說是一頭驢。因為從這組石馬眼神,形態,還有耳朵的形狀和驢特別相似。

並且這匹馬是個五短身材,肚子大,腿短,更像是一匹毛驢。然而大家固有印像中,戰士應該是騎馬打仗,而不是騎驢,所以張旭華教授這番言論還是見仁見智。筆者認為"馬踏匈奴"應該要改成"驢踏匈奴"才更合適,也更貼切漢武帝劉徹對於匈奴人的不屑鄙夷。畢竟西漢的一頭驢都能踩死匈奴精銳士兵,這是何等的壯闊。參考文獻:史記、鄭州大學歷史案卷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