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夢裡的東西可以控制嗎?麻省理工團隊研發新系統,用於定向操控夢境


從20世紀開始,歐洲就出現關注人的夢境的科學家,其中大家比較熟知的應該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第一本對人類夢境進行系統解析的書,它給後世心理學家研究夢提供重要參考。但到目前為止,人類只能推測夢裡場景出現的原因,而無法對夢裡出現的東西進行操控,但麻省理工學院一支科研團隊做到了。

據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亞當·霍洛維茲與他的團隊近期推出了一種名為「定向孵夢」的系統,使用者只需要穿戴上檢測體徵的手部設備,然後通過程序與記錄者保持溝通,這樣記錄者就可以利用「定向孵夢系統」對使用者進行記憶的嵌入,從而達到定向地向夢裡輸送內容的目的。不少人獲知該消息後都很驚訝,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了解定向孵夢系統是如何工作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它的實現基礎是什麼。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人類睡眠時大腦的狀態,發現大腦並沒有完全休息,它的一些部位依然在保持工作狀態,以通過聽覺、嗅覺、觸覺等方式感知外界環境情況。許多實驗現象可以說明這一問題,例如科學家檢測到人在睡眠時頭皮還會出現誘發電位。

對大腦的初步認識讓研究這個領域的科學家不斷地深入研究睡眠的深層內容,直到2013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提出一種可以定向干涉夢境的方法。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讓志願者將某種提示音和學習任務相聯繫,然後等到志願者入睡之後再次播放該提示聲,結果發現志願者醒來後的學習表現有所提高。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這個發現雖然還無法對夢境進行有效的干預,但它是定向孵夢系統的重要基礎。麻省理工團隊的研究人員結合以往的研究,發現人在清醒和睡眠兩種狀態之間存在一個睡眠臨界態。由於這種狀態下人的意識是遊離和鬆散的,因此它是對夢境進行定向干涉的最佳時機。

志願者在開始使用該系統時需要先躺下,然後研究人員為其佩戴上一套用以檢測是否進入睡眠狀態的裝置。這套裝置包括佩戴在志願者手指上的傳感器,因為人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手指會緩慢張開,因此傳感器檢測到這種情況後再結合心率跳動等參數的檢測,用以綜合判斷志願者是否成功進入睡眠狀態。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在實驗正式開始之前,研究人員會為志願者錄製專屬的提示音,該提示音需要與特定的場景聯繫起來。然後等到系統檢測到志願者進入睡眠狀態後,系統應用程式會播放循環播放定製的提示音,一段時間後再緩緩地引導志願者從睡眠狀態中醒來,最後記錄下志願者是否做夢了,在夢裡看到了什麼。

實驗結果顯示,在49個做了夢的志願者中,有將近七成的人在夢裡夢到了與提示音聯繫在一起的場景。雖然這一結果還未能說明定向孵夢系統的成功率是百分百的,但它的成功率已經超過了50%,這在夢的研究領域中是史無前例的創新成就。麻省理工團隊表示,他們還在對該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設想一下,如果未來類似的系統或裝置出現了,而且能將成功干預人類夢境的幾率提高到80%、90%以上,那麼電影《全面啟動》里的情節將會變成現實。這項科技看似非常超前,但我們也必須嚴格控制它的應用條件,否則可能變成一把傷到人類自身的劍。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