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至今都無法解答的問題,為什麼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目前人類已知宇宙的基本定律,而且是人類無法改變的。那麼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呢?

科學家們認為說宇宙的終極是熵,那麼熵到底是什麼。熵,一個非常深奧,而且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十九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因此,科學家們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能量是永恆不變的,那麼有一個問題卻始終無法解決,那就是能量是不可能100%的轉換的,你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也無法保證沒有能量損耗。科學家們把這些必須損耗的,無法直接給人類提供利用的稱之為熵。

後來,人們就習慣於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來稱呼熵這個概念。即熵是能量轉換的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能量損耗。因此,科學家們發現世界上是決不可能出現永動機的。反熱力學第二定律中指出了,可是我最終都會傾向於熵最大化,很明顯,這就意味著沒有外力的影響的時候,事物永遠會越來越混亂。

為什麼汽車放著不動,反而越容易壞,為什麼房屋不打掃會越來越髒,為什麼好物都不堅牢,彩雲易散,那是因為要維持這些事物的狀態,必須有外界的施加能量。沒有能量維持的狀態下,事物美好狀態最終會結束。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就是這個生命熵值不斷增大的時候,而我們吃的食物就是對抗熵增的能量。也就是是說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對抗死亡。然而我們最終只能減緩熵的速度,也沒有辦法使它停下來。當熵值達到某一個臨界點時生命就走到了終點。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是他的速度的快慢而已。

同樣的道理,人類的文明也是如此,當我們的祖先第一次學會使用火焰的時候,到當今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們的人類社會並非一定會更加進步,更加文明,然而,高科技科技的不斷發明和新能源的不斷使用,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壓制熵增的積累罷了。我們需要能量,世界的穩定和發展更需要能量,而這就要產生一些代價,比如人類產生的垃圾汙染,全球變暖,物種滅絕。

物理學家們告訴我們,熵是永遠沒有辦法消除的,我們必須將我的地方變得有秩序,而將混亂轉移到其他地方去。科學家們能夠預測到熵增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著,命是沒有辦法永恆的,所有的事物最終都會歸於混亂。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宇宙向著混亂發展,從生命到天體,似乎一件事都是被安排好的,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臨界點,而似乎每一事物的臨界點又都是不同的。自然界中的動物生命有長有短,但只有幾個小時幾天,然而烏龜卻可以長達100多年,上到天體如太陽,它的壽命足足有100億年。

一百年對宇宙而言,似乎太過短暫,而對人類而言,似乎有太過漫長了,按照熵增定律,未來的某一時刻,宇宙也將走向死亡,是何種能量維持著宇宙的熵增,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可能人類永遠都不會得到答案。對此小夥伴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