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銀河系中有60億個和地球相似的星球


居住在這個星球上的我們沒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許是無限的,也或許它確實像其他人相信的一樣有邊界,我們生活在一顆小小的行星上,這顆行星繞著一顆中年恆星運行,這顆恆星是巨大銀河系旋臂中2000多億顆恆星成員之一,銀河系則是目前宇宙可觀測範圍內數千億個類似星系之一,太陽與大多數恆星不同(一般的恆星比較小),太陽系的行星運行軌道比較圓,軌道間的距離也比大多數行星系統更大,總體來說以其他層面來看,我們居住的地方相當宜人,不太熱也不太冷,腐蝕性化學物質沒有很多,那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會有跟我們相同舒適的環境而孕育出跟我們一樣豐富的生態系呢?

加拿大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開普勒天文望遠鏡採集的數據進行計算,重新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過去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將類地行星定義為地球質量的 0.75~1.5 倍,以0.99~1.7 天文單位(AU)的距離(即地球與太陽之距離)圍繞 G 型主序星運行,表明了銀河系約有60億顆類似地球的行星,估計不同恆星周圍出現不同行星的機率,可以對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提供重要的資訊,並有助於未來尋找行星的任務計畫。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傑米·馬修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銀河系有多達4000億顆恆星,其中7%是跟太陽一樣的g型恆星(G-type star,即黃矮星),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多達 4,000 億顆恆星的恆星當中,可能只有不到60億顆類地行星,不過通常與其他類型的行星相比,因爲類地行星太小,所以很容易成爲系外行星搜索任務漏掉的一部份,而且距恆星很遙遠,這意味著現有系外行星目錄上出現的行星僅僅只是被搜索恆星周圍行星的一小部分,且根據定義,類地行星的大小必須大約或是與地球相等、也要位於母恆星系統的可居住區域內,才能讓行星維持地表液態水,有了水之後就有孕育生命的潛力。

最後研究人員還研究了系外行星的半徑差距,即在100個地球日以內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不太可能達到地球半徑的1.5到2倍。他們發現,由半徑所代表的軌道週期範圍實際上比之前認為的要窄得多,這項研究發現有助於彌補我們對行星如何隨時間演化的概念。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