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鱷魚,恐怕很多人心裡已經有了畏懼的感覺。鱷魚是2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爬行動物,除了南極洲以外,各大洲都有分佈。鱷魚也分為不同的種類,那些兇猛的鱷魚就算只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也能讓人感到害怕。
而西方有這麼一句諺語叫“鱷魚的眼淚”,因為鱷魚在吃人前會流出眼淚,但它只是為了潤滑眼睛,不是為自己的罪惡懺悔。所以在很多傳說中,鱷魚都是殘忍狡詐的代名詞,有的鱷魚確實會攻擊人類,因此歷史上也有人類殺死鱷魚的情況。尼羅鱷和灣鱷都屬於大型鱷魚的代表。現在,被稱作世界上最大鱷魚的是非洲布隆迪魯濟茲河的“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就屬於尼羅鱷,它的身體有6米多長,曾經有上百人葬身在它的腹中。
令人驚奇的是,這頭史上最大鱷魚,竟是被一個嬌小的女人殺死的。克麗絲是個二戰時期移民澳大利亞的波蘭人,她十幾歲的時候父親被俄國人逮捕,家破人亡逃到澳洲後,她和同樣父母雙亡逃來澳洲的同胞羅恩結為夫妻。兩口子選擇了昆士蘭灣的北部小鎮卡倫巴定居,他們住在一個簡易的鐵皮棚屋裡,靠打魚和獵野豬為生,生活過得很艱辛。
有一天,一條3米多的灣鱷接近了他們四歲的女兒,被羅恩開槍打死。一個有經驗的老人幫他們剝了皮,當鱷魚皮被市場上的商人用10英鎊的價格收買時,夫妻倆意識到自己淘到金子了。當時,澳洲人的平均週薪是13英鎊。在接下來的15年中,波蘭裔夫妻成為當地有名的鱷魚獵人。羅恩是個神槍手,但他對妻子自愧不如:“我們都能在100碼擊中一個瓶口,但克麗絲可以兩次打穿同一個洞。”
截至到60年代,澳大利亞野生鱷魚的數量足足減少了98%,其中大部分要歸因於克麗絲夫婦。也是感覺到了擔憂,掙得盆滿缽滿的夫妻倆決定在1965年金盆洗手,退出鱷魚獵人行業,轉而搞起了鱷魚繁育和研究。如今,克麗絲已經成了澳大利亞著名的鱷魚專家,澳洲鱷魚的數量也逐漸恢復到了當年一半的水平。在2005年那會,曾有記者問81歲高齡的克麗絲,是否還為當年獵殺世界最大鱷魚的事蹟驕傲。克麗絲無不後悔地說道“即使給我100萬美元,我也不會再開出那一槍。看看這些如此美麗的生靈,當年我究竟幹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