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史上最大暴龍「斯科蒂」驚現血管!科學家揭開6600萬年前「斷骨重生」之謎


圖為史上最大暴龍「斯科蒂」(Scotty)一根帶有巨大斷裂傷痕的肋骨化石。科學家正是在這處傷口癒合的過程中,發現了深藏其中、保存完好的血管網絡。(圖:J. Mitchell / Scientific Reports)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每日科技》(SciTechDaily)網站報導,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在一具暴龍(Tyrannosaurus rex)化石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血管。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軟組織證據,來自於史上已知最巨大的暴龍標本「斯科蒂」(Scotty)一根曾斷裂並部分癒合的肋骨。這項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發現,為我們理解恐龍的生物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見解。

「斯科蒂」的化石標本,目前典藏於加拿大的薩克其萬皇家博物館,是迄今發現最完整的暴龍骨骼之一。骨骼上的證據顯示,這頭生活在6600萬年前的巨獸,經歷了艱苦的一生,身上帶有多處可能由打鬥或疾病造成的傷痕。其中一根肋骨上,有著巨大的、在牠死前已部分癒合的骨折痕跡。研究團隊相信,骨骼在經歷創傷後,癒合過程會引發血管活動的遽增,而他們發現的,正是這一生理反應所留下的礦化血管網絡。

同步輻射光源穿透化石之謎
由於傳統電腦斷層掃描(CT)能量不足以穿透緻密的化石,研究團隊轉而使用粒子加速器產生的特殊高強度X光——「同步輻射光源」(synchrotron light)。這項技術讓他們在不破壞標本的前提下,成功對骨骼內部進行成像與化學分析,並發現這些血管是以富含鐵質的礦物鑄型形式被保存下來。

此次發現意義深遠。分析此處傷口的血管,將有助科學家了解暴龍的創傷療癒機制,推測「斯科蒂」如何在重創後存活。這項成果不僅有助於比較恐龍與其現代近親(如鳥類)的演化關係,也為未來探索提供了新方向:優先鎖定帶有傷病痕跡的化石,或能顯著提高發現更多珍貴軟組織的機率。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科學家利用同步輻射光源技術,對「斯科蒂」的斷裂肋骨進行掃描後,所3D列印出的內部血管網絡模型。這些複雜的結構,正是暴龍在6600萬年前創傷癒合過程中,血管大量增生的珍貴證據。(圖:J. Mitchell / Scientific Reports)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