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破解「6套百科全書」之謎! 科學家首度完整解碼地瓜複雜基因


科學家首度完整破解了地瓜極度複雜的基因體。(圖擷取自photoAC)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全球數億人口的主食、在餐桌上極為普遍的地瓜,其基因竟是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世紀之謎!一個由美國博伊斯·湯普森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教授費章君領導的國際團隊宣布,他們已透過最先進的DNA定序技術,首度完整破解了地瓜異常複雜的基因體,這項重大里程碑不僅揭開了地瓜意外的「混血身世」,更為未來培育能對抗氣候變遷的「超級作物」奠定基礎。

解開「六倍體」難題 如同整理6套混雜百科

地瓜的基因解碼為何如此困難?原因在於它是一種「六倍體」(hexaploidy)植物。相較於人類僅有從父母遺傳而來的2套染色體,地瓜竟擁有6套。研究人員形容,這項挑戰好比試圖將6套內容重疊的百科全書,在被徹底打亂混合後,重新整理歸類回原來的6套。此次團隊成功定序了在非洲廣泛種植、以抗病性著稱的「坦尚尼亞」(Tanzania)品種,並史無前例地將其複雜的90條染色體,成功分離並歸類(phasing)回6個原始的組別。

這份清晰的基因藍圖揭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演化史。研究發現,地瓜的基因體就像一塊由數個野生祖先物種共同織成的「拼布」。其中約3分之1的基因來自厄瓜多原生的野生種Ipomoea aequatoriensis,另一大部分則與中美洲的野生種Ipomoea batatas 4x 高度相似。更特別的是,這些來自不同祖先的基因序列,並非像小麥一樣位於不同區段,而是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緊密地交織纏繞,形成獨特的基因架構,賦予地瓜極強的韌性。

科學家指出,正是這種擁有多套染色體的「多倍體緩衝」(polyploid buffering)特性,讓地瓜擁有多個重要基因的「備份」,使其能抵抗乾旱、害蟲並適應不同環境。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頂尖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的研究,提供了1份精準的育種指南。育種學家未來將能更有效率地找出控制產量、營養成分、抗旱與抗病能力的關鍵基因,加速開發改良品種。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挑戰下,解開地瓜的基因密碼,無疑是邁向永續農業的關鍵一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