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原來人類並非一直都很走運,科學家發現隕石擊中人類聚居地的證據

在太陽系中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小天體,由於這些小天體的質量很小,很容易受到太陽系中各大天體的引力攝動,所以它們的運行軌道通常都很不穩定,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就時刻面臨著被這些小天體撞擊的風險。

(已知的部分小天體的運行軌道)雖然地球擁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但是一些“大個子”的小天體仍然可以突破地球的這道防線,當它們重重地砸在地面上時,地球上的生命就會遭到重創。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在過去的日子裡,人類的運氣很好,從未遇到過這樣的事件,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12800年前,一顆隕石擊中了一個早期人類的聚居地。這就意味著,原來人類並非一直都很走運。

2020年3月6日,加州大學地質學家詹姆斯.肯尼特的研究團隊(James Kennett)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在對阿布.赫雷拉(Abu Hureyra)考古遺址的樣品進行深入研究後,科學家發現了隕石擊中人類聚居地的證據。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阿布.赫雷拉考古遺址佔地約11.5萬平方米,位於幼發拉底河谷南側,是一個距今約有1.3萬年的早期人類的聚居地,科學家認為這個遺址正處於早期人類開始定居並發展種植業的時期,因此具有很大的考古價值。早在1974年的時候,阿布.赫雷拉考古遺址就因為人們修建了塔布卡水壩而被淹沒,但在此之前,科學家就從這裡提取了大量的樣本以供未來的研究。詹姆斯.肯尼特的研究團隊所研究的對象就是這些樣本,通過先進的分析設備,他們發現在提取到的樣本中,廣泛存在著一種玻璃狀的岩石微粒。在經過進一步分析以後,科學家發現這些玻璃狀的岩石微粒形成於12800年前,其成分包括鐵、鎳、鉻、鈦、鉑、銥等等元素。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玻璃狀的岩石微粒必須在2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才可以生成,很明顯,以早期人類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產生這樣高溫的。科學家認為,這就是隕石擊中人類聚居地的證據,因為當隕石撞擊地面時,其自身攜帶的動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轉化為熱能,同時還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從而在撞擊點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而這種玻璃狀的岩石微粒就可以在這種環境中生成。事實上,在過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發現,在12800年前的更新世尾期,一種只能在寒帶生存的仙女木屬植物忽然大量地出現在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並且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1500年前,這說明了當時的北半球經歷了一次長達1300年的寒冷時期,科學家將這段時期稱為“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

關於“新仙女木期”的成因,科學家提出了不少的假說,其中“彗星假說”認為,在12800年前,一顆巨大的彗星在撞擊地球前發生了爆炸,其產生的碎片在撞擊地面後造成了北半球的氣溫陡然下降,而隨後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了北半球在接下來的1300年裡都處於一個寒冷的時期。需要指出的是,在近些年裡,越來越多的證據都支持上述的“彗星假說”,迄今為止,科學家已在地球上發現了大約30個疑似“彗星假說”所描述的彗星碎片撞擊過的地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格陵蘭島海瓦塔(Hiawatha)冰川下方的一個巨大的隕石撞擊坑。

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這個隱藏在海瓦塔冰川下方大約1千米處的隕石撞擊坑,後續研究表明,該隕石撞擊坑直徑大約為31公里,其形成時間大約在1.3萬年前,而撞出這個坑的,是一顆直徑約為1至1.5千米的隕石。我們可以看到,此次科學家發現隕石擊中人類聚居地的證據,也強烈地支持了“彗星假說”。對此,科學家做了一個合理的推測:在12800年前爆炸的那顆彗星所產生的碎片,形成了若干顆大小不等的隕石,而正是這其中的一顆隕石,擊中了這個早期人類的聚居地。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