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研究發現,海洋把微塑料粒子散播到空中,吹到岸邊,人們去海邊呼吸的海風中都帶有微塑料顆粒。
塑料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碎片、衣物的合成纖維都會對環境造成微塑料汙染。這些微塑料纖維每根不到5毫米長,科學家發現世界各地,從深海到高山已經都被它們汙染。
以前的研究以為,微塑料垃圾入海以後,海洋能把它們留在海裡,只是海洋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最近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的研究展示,在實驗室環境內,水下冒上來的氣泡就會把微塑料拋向空中;同一組研究人員在法國一個海灘的空氣中,也測到了微塑料成分。
研究測到,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19個微塑料碎片。這份研究警告說,他們所檢測的大西洋水域汙染相對小,如果檢測的是汙染更嚴重的水域,這個數字將更糟糕。他們的計算顯示,每年有13.6萬噸微塑料被吹到岸上。
在這份研究之前,科學家都以為大海就像「盛塑料垃圾的水池」。
現代的海洋承載了很多人類生活製造的垃圾,汙水處理廠只能過濾部分微塑料,大量的微塑料都被排入河道,最後匯入大海。這些塑料在自然環境裡的時間越長,顆粒將變得越小。
這些顆粒進入海洋後,部分將沈積在深海的淤泥裡,危害海底的生態系統。這份歐洲和南美研究科學家聯合完成的新研究顯示,一個小氣泡就能把微塑料送到空氣中。
研究者之一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艾倫(Deonie Allen)說,海裡的氣泡構成很複雜,冒出海面的氣泡表面,帶著鹽分、病毒、細菌和微塑料多種成分。
研究稱,海洋不斷地把微塑料送入大氣中,之後這些微塑料再隨風飄去很遠的地方,在全球傳播。
艾倫說:「如果水面不只是一個水池,而是一個(汙染)傳播源,那這真是很大的一個微塑料汙染源,影響的遠不只是大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