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中晚年受疝氣所苦,有人推薦他到一間美國人開設的醫局看病,他卻三番兩次派出「替身」幫忙,始終不願親自前往,歷史學家指出,其實是因為當時正值「禁鴉片令」時期,清廷與外國人關係緊張,林則徐甚至假扮成別人前往醫局治療,為的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分,以免惹上麻煩。
林則徐在中老年時期為暗疾「疝氣」所苦,於是有人就向他推薦來自美國、在廣州開設「新豆欄醫局」的醫生伯駕,林則徐通過廣州十三行的行商伍浩官,請伯駕為他開具疝氣的處方,伯駕分析病因後,則建議林則徐應該要綁疝氣帶,並表示必須由醫生親自替病患綁上。
由於當時正值林則徐發布「禁鴉片令」,他還親自搭船到虎門銷煙,所以清朝與外國人的關係非常緊張,林則徐也不想以欽差大臣的身分去看西醫,於是先派一名同受疝氣所苦的幕僚來到新豆欄醫局,替他試綁疝氣帶,並回報接受治療後的感覺是「通體舒暢」。
過沒幾天一名聲稱是林則徐兄弟的人也來到醫局,據伯駕自述,這名男子的身材和林則徐十分相似,還告訴他「凡吾適合之托帶,必然適合吾兄」,伯駕只能無奈答應。
治療結束後,伯駕在病歷報告寫上,「病例6565號。疝氣。病人:林則徐,欽差大臣。」由此可知這位病患其實就是林則徐本人,後來他還在公開場合表揚伯駕的醫院,以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甚至在病逝前大喊「星斗南」,據歷史學家朱維錚考證,這三個字正是「新豆欄」的閩南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