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主小行星帶除了聚集小行星,還有一些稱為「主帶彗星」的罕見天體,一直認為能在相對溫暖的地區攜帶水冰。現在,韋伯望遠鏡透過觀測主帶彗星 238P/Read 首確認水蒸氣特徵。
小行星和彗星都是太陽系常見小天體,但兩者外觀差異明顯,小行星多是塵土飛揚的乾燥岩石體,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彗星則由冰構成,飛向太陽途中才因受熱出現剝離的氣體塵埃尾巴,家鄉是遙遠的古柏帶及歐特雲。
然而天文學家後來發現主小行星帶中,有些罕見小行星帶有像彗星的尾巴與光暈特徵,因此又分類為主帶彗星(main-belt comet,MBC),容易和遙遠的彗星搞混。
天文學家相信主帶彗星尾巴由水蒸氣組成,現在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光譜儀(NIRSpec)觀測主帶彗星 238P/Read,首次拿到確鑿證據證實此觀點。
豐富的水資源對地球而言至關重要,地球生命因水繁榮,但環顧太陽系其他行星成員或系外行星光譜,會發現這些行星大多相當乾燥,因此地球如何有水仍是個謎。
韋伯望遠鏡這次觀測結果影響深遠,除了證明早期太陽系的水可透過冰形式保存於相對溫暖的主小行星帶,也更推動地球水是彗星從太空運送過來的理論。
不過二氧化碳通常約佔彗星揮發性物質 10%,238P/Read 卻找不太到二氧化碳蹤跡,科學家提出兩種可能性,一是 238P/Read 形成時含二氧化碳,但因溫度升高而散失;另一是 238P/Read 可能形成於太陽系特別溫暖且沒有二氧化碳的區域。
位於主小行星帶的主帶彗星又小又暗,有了韋伯望遠鏡才終於得出過去求證的結論。其他主帶彗星是否也缺乏二氧化碳?既然韋伯望遠鏡已確認小行星帶附近能保存水冰,接下來透過小行星採樣任務跟進探索,將帶來許多有趣的發現。
新論文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