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研究顯示暖化的確使得颶風造成更大損害


2022 年 9 月美洲受到菲歐娜颶風侵襲,橫掃波多黎各造成全島百萬人大停電,又蹂躪了多明尼加,這是不是極端氣候的影響呢?就菲歐娜颶風本身來說,極端氣候的因素占多少很難估算,但就整體上來說,極端氣候的確造成強力颶風更多、風速更強、雨量更大,連移動速度也變慢,使得停留時間更久,產生更嚴重的損害。

颶風主要形成的能量來自海洋受熱,而過去 40 年來,海洋緩和了氣候變遷,因為廣大的海域,大量的海水,以及水的高比熱,吸收了高達 9 成的溫室效應熱量,不過,儘管海洋很深,大多數熱量吸收在表層海水,表層海水暖化後,蒸發更多水氣,也就足以誕生更多更強大的颶風。

另一方面,全球暖化使得大氣溫度升高,空氣溫度提高,能容納的水蒸氣也跟著增加,因此大氣中能攜帶的水氣大增,一旦凝結成雲,下成雨,所造成的雨量也成正比提升。研究發現,2020 年大西洋颶風季,氣候變遷使得颶風的每小時雨量增加達 8 ~ 11%。

目前地球較前工業時代已經升溫攝氏 1.1 度,若升溫到攝氏 2 度,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預估,颶風風速將提升達 10%,而颶風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第四級、第五級,也就是大約相當於強烈颱風,的比例,在本世紀將增加 1 成。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氣候變遷造成的颶風問題不只是強颱變多,還包括發生時間地點也會改變。隨著暖化,過去太冷不會發生颶風的時節也會發生颶風,也就是每年的颶風季延長了。以北美而言,一直以來颶風季大約是每年 6 月到 11 月,以 9 月為最高峰,但是如今每年第一個登陸的颶風,平均登陸時間,比起 1900 年提早了 3 個禮拜,使得颶風季的開始時間提早到 5 月。

同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美洲,亞洲以孟加拉灣來說也有相同趨勢,2013 年以來,颱風來的時間越來越早,早於傳統的雨季時間,提早到 4、5 月就開始有颱風侵襲。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颶風侵襲的地點也隨著暖化造成的大氣變遷而變動,以美國而言,過去颶風最常光臨的是佛羅里達州,1851 年以來颶風來襲 120 次,但是近年來颶風登陸美國地點卻常常往北移,主因就是大氣與海洋升溫。

這對溫帶城市來說是壞消息,例如紐約、波士頓,以及亞洲的東京、北京等,這些城市過去受颱風侵襲機率低,因此相對應的基礎建設強韌度完全不足,以紐約來說,2012 年就受到慘痛教訓,珊迪颱風不過是第一級颱風,大約相當於中度颱風,但是紐約市以及周邊的美國東北地區基礎建設對颱風準備不足,結果造成 810 億美元慘痛損失。

日本也有類似情況,過去日本很少須應對大雨量颱風,不論是河堤、都市排水系統,以及山邊建築的建築地點考量與擋土牆有無與強度,都沒有相對應的基礎建設,因此近年來颱風侵襲頻率上升,破堤淹水、土石流造成死傷情況頻傳,道路等基礎建設也往往受損。

台灣相對的近年來反而颱風常常過門不入,而台灣過去早就習慣應對超大雨量,所以颱風來襲也不成困擾,原本的劣勢反而成了優勢。但原本基礎建設不需應付這些挑戰的溫帶國家,可就得傷透腦筋,為了基礎建設的強韌化,恐怕要耗費相當驚人的建設預算。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