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修建不少皇家園林,主要用於避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圓明園」,乾隆皇帝甚至還曾叮囑,圓明園已修建得很完美,後世子孫不用再建新的園林,豈料6年後他卻打破承諾,又蓋了一座頤和園,但每到頤和園休息時,他都只待到中午,甚至從未在頤和園過夜,讓不少人感到好奇,而乾隆其實是為了遵守承諾。
圓明園在乾隆九年時擴建,乾隆皇帝還為它寫下《圓明園後記》,強調圓明園已修建得非常完美,後代子孫應繼續使用,不要再耗費民力修建新的園林,同時也是自己的誓言,而且北京當時的皇家園林非常多,有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及靜宜園,不過這些皇家園林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暢春園及圓明園都建於平地,所以山水皆為人造,靜宜園的山景雖是天然形成,但水景卻是人為建造,靜明園有天然山水景色,但園裡的水勢卻很小,讓乾隆非常不滿意,直到發現甕山(現今萬壽山)與西湖(現今昆明湖)這塊寶地,才讓乾隆又萌生建園林的想法,此地不僅有山還有湖水,而且腹地非常大。
但乾隆自己曾發過誓,承諾不要再造皇家園林,因此感到苦惱,而當時西湖常發生氾濫狀況,他就以此名義修建西湖,乾隆十四年(西元1749年)冬天,還命令人員進行湖水疏濬,隔年表示要將湖水用於灌溉及訓練水師,開始對西湖展開擴建,也就是日後的「頤和園」(舊稱為清漪園),之後藉著為母親慶祝60歲大壽的名義,將園林當作祝賀禮物。
乾隆建成頤和園後,還為園林寫下一篇文章《萬壽山清漪園記》,提到「過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嘗度宵,猶初志也」,指園林已經建蓋完成,但自己曾發過誓不再建園林,但卻違約了,所以每次他都在早上7點到9點時至頤和園,待到中午就會離開,絕對不會留下來過夜,使用折衷方式遵守承諾,希望能得到百姓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