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中若有皇室成員犯錯,就會被押送到宗人府,清朝「宗人府」究竟是什麼機構?竟能讓皇室聞之色變,其實宗人府主要管控皇室成員的大小事宜,例如賞罰、婚喪嫁娶等,而且還負責監視王公貴族對皇帝是否忠心。
清朝皇室有2大重要機構,分別是清朝獨創的內務府,主要處理皇帝的事物,而宗人府則是管理整個皇室,設立於明朝初期,在明朝洪武三年被稱做「大宗正院」,後來改名為宗人府,負責管理皇族的家譜、冊封、婚嫁及喪葬等事宜,清順治九年,沿襲明朝舊制設宗人府,直到民國13年(1924年)才正式被廢除,一共存在273年。
清朝宗人府主要負責皇室家譜的纂修,使皇族支系永續流傳,還有皇族俸祿、封爵及任官等,當有皇室成員到了應封爵的年齡,宗人府就會奏請皇帝,封給相應的爵位或官職,再者還掌管皇室成員的教育與賞罰、婚喪嫁娶,管理20萬皇室成員,而宗人府的負責人必須由親王或郡王擔任,也顯示宗人府地位很高,比內務府還重要。
皇室成員懼怕宗人府,主要與該機構處理賞罰有關,但卻也有保護皇室成員的作用,皇族若犯罪,宗人府會與刑部、戶部一起裁決,保障皇室的權利,輕罪就是罰錢,就算犯下重罪,例如殺了下屬或百姓,頂多就是圈禁於空房,而且審訊時也不能對皇族用刑,這也導致皇室成員越來越驕縱。
不過皇室成員對下屬或平民犯罪,雖然能輕易開脫,但在政治上有僭越犯上的舉動,就得付出極大代價,而且地位越高的宗室,就會被皇帝看得越緊,有學者統計,清代因犯錯而被革去宗室資格比例高達12%,還有2千多人被家譜除名,為了控制宗室親王,清朝還制定《王公處分則例》,對親王各種不法行為進行立法。
乾隆十三年,一名宗室在皇子去世百日內剃頭髮,皇帝得知後勃然大怒,將他圈禁在空房,待秋後再進行判刑,可見對皇帝而言,皇室殺人並非大事,但若有人敢挑戰皇權,甚至是僭越犯上都是重罪,例如克勤郡王恒瑾一次遇到皇后時,未立即讓路並迴避而被革除王爵,宗人府糾察親王行為舉止,就是為了保證他們對皇上忠心,這也是皇室成員害怕宗人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