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清宮劇的人就會發現,裡面的后宮嬪妃幾乎都穿著「花盆鞋」,但這種鞋子看起來難穿又不好走路,為何她們會喜歡穿呢?其實背後藏有3個原因,包含修飾大腳、讓走路姿態更端莊,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彰顯自己的身分地位。
「花盆鞋」屬於高底鞋的一種,而高底鞋根據底部形狀的不同,還包含「馬蹄鞋」和「元寶鞋」,雖然高底鞋出現的具體時間,並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但可以知道的是,高底鞋並不是自清朝建立就存在,反而到中晚期才逐漸流行起來。
滿清入關之前,漢人女性已有裹小腳的風俗,但滿人女性沒有,儘管當時清朝政府對於漢文化不排斥,卻明令禁止女性再纏足,然而執行效果不彰、屢禁不止,對於小腳的崇拜也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甚至影響到沒有纏足習俗的滿人,這時高底鞋的出現,正好就能解決她們「大腳」的困擾。
清初文人李漁在《閒情偶寄》中寫道,高底鞋可以「使小者愈小,瘦者愈瘦」、「足之大者,往往以此藏拙」,因為穿上高底鞋再搭配當時長及腳踝的服飾,女性一站起來,就只能看見鞋子細窄的底部,產生「小腳」的錯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高底鞋越來越流行。
不過穿上高底鞋,走起路來非常不方便,為何仍深受清朝女性愛戴呢?學界普遍認為,高底鞋的出現是為了調節女性身材比例,顯得更加修長挺拔,而高底鞋難穿,才更能考驗人的儀態,需要收腹挺胸、步履緩慢才能正常行走,讓女性走路姿態更加端莊。
同時也因為高底鞋難穿,未經過儀態訓練、每天需勞動幹活的平民百姓根本不能穿,因此高底鞋多見於宮廷,尤其是皇室貴族女子,比起鞋子它更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有些人為了更加彰顯自己的地位,還會在鞋子底部加上各種裝飾,像慈禧太后就有一雙鑲有珍珠、寶石、璞玉、翡翠等珍貴飾物的高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