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類健康的糞便細菌移植到腸道內,治療艱難梭菌感染、便祕和大腸激躁症非常有效,因此新加玻伊麗莎白醫院胃腸病學家大衛(David Ong)今年 6 月創立首家「糞便銀行」,鼓勵人們可以在身體健康時,保存自己腸道菌群的完美樣本,以備將來使用。
糞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聽起來令人不悅,但因為糞便是水、消化過的食物、各種細菌以及其他物質的發臭混合體,所以糞便中的微生物已經被證明在治療消化道疾病方面有極高的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醫生一直提倡糞便微生物移植的原因,透過腸胃鏡檢查、灌腸或藥丸的方式將健康人類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腸道內,有助於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對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肥胖症、大腸激躁症都非常有效。
艱難梭菌感染將導致輕度或危及生命的腹瀉,但在臨床試驗中,糞便微生物移植在清除艱難梭菌感染的效率超過 90%,挪威研究人員在《ScienceDirect》發表,一名罹患大腸激躁症的病人在經過糞便微生物移植的治療後,腹脹、胃痙攣、便秘等症狀都明顯減少,而且移植 3 年後仍然有效。
大衛就曾透過糞便微生物移植的治療,讓一名女性因為移植肥胖女兒的糞便,而開始變胖,反過來也有移植過後變瘦的例子,目前還有超過 100 項臨床試驗,試圖研究出糞便移植治療對抑鬱症、癲癇、新冠肺炎和癌症等各種疾病的功效。
找到合適的糞便並不容易,全球首家專門收集糞便的非營利組織 OpenBiome,自 2012 年就開始徵求健康糞便,每捐一次可獲得 40 美元的報酬,但篩選的過程耗時,需要做一系列糞便、血液和病史檢查,最後還未必能完成「配對」,因為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是把潛在疾病傳染給患者。
為此,大衛今年 6 月創立首家「糞便銀行」,鼓勵人們可以在身體健康時,保存自己腸道菌群的完美樣本,等到腸胃等器官出狀況時,可以把健康糞便微生物移植回體內,節省大量匹配糞便的時間,並消除移植他人糞便而產生的不適感,三年來已收集 1000 多個糞便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