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代戰爭片會發現,兩方打仗時幾乎不太會先攻城,而且攻城一方勝率並不高,通常唯有戰事進入膠著狀況時,才會迫不得已攻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在《孫子兵法》就曾提到,攻城是下下策,因為兩方在交戰時,基本上都會做好事前準備,甚至會燒毀城牆外的植物,讓敵軍沒有資源,想攻進城幾乎非常困難。
《孫子兵法.謀攻篇》寫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最好的軍事手段是以謀略挫敗敵軍,其次通過外交手段瓦解敵人,再者是用武力擊敗敵方,最下策才是攻打敵人的城池,主要原因是當敵軍兵臨城下時,守城一方基本早已做好準備。
而守城第一步是「堅壁清野」,就是將一切對敵軍有用的東西全運進城,若是運不進城就燒毀,因為城池周圍有村莊,方便敵軍躲藏;佛塔則能讓敵軍做為瞭望台;蘆葦魚塘供敵軍補給;竹林樹叢可讓敵方造船製箭,因此古代守城時一定會將城邑四周燒毀。
1206年襄陽之戰,南宋將領趙淳就下令,周邊鄉村城鎮的居民遷入城中,拆毀房屋和浮橋,拆下來的木材全運到城裡當柴燒,內外城牆間茂盛野草則需拔光餵馬,就連城外的流浪狗也難倖免,會被宰殺並吃掉,有些還會在城外井裡投毒或在河裡放穢物,敵軍喝下肚後,雖然不一定會喪命,但若不幸生病,戰鬥力也會大幅下降。
第二步就是「物資儲備與人力動員」,晚明兵法著作《救命書》就列出一份詳細後勤補給清單,作戰時不僅要儲備硝石、木炭及硫磺等戰時物資,還有民生物資糧食、草料、油鹽,除此之外,還會向百姓徵集燈籠、水缸等日物品,到了高度官僚化封建社會後期,還需準備筆、墨、硯台及桌子,而北宋官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提到,動員方法就是讓全城百姓進城,並且進入戰爭模式。
另外,守城時的安全措施也很重要,僧侶、菜販、裁縫、剃頭匠及算命師等流動人口,可能會成為敵軍喬裝的對象,對守城方造成威脅,他們可能會結交門衛及哨兵刺探軍情,因此保甲制在戰時會被強化,若進入特殊時期,還會啟用《武備輯要》中的13條禁令,包括嚴禁唱戲、表演魔術、算命、酗酒或晚上私自外出等。
守城除了事前準備很重要外,士氣也是打勝仗的要素之一,在1645年,禮部尚書錢謙益坐擁南京城,地勢非常有優勢,不易被攻陷,但守城將士人心渙散,看到八旗軍竟直接帶領眾臣投降清朝,而南宋末年的合州之戰,釣魚城雖然小,前後還換了4代將領,但他們軍心穩固,成為保衛重慶的屏障,守城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