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張完全靜態的視錯覺圖像中心,實驗表明約 86% 人們會感覺到這塊黑斑擴大、就像正向洞口墜落。
根據 Akiyoshi Kitaoka 研究,這張圖象會產生虛假的運動感,也會導致觀察者瞳孔擴大,無論觀察者在哪裡、甚至身處光線充足(瞳孔不需調整)的房間,身體都會發生反應。這張圖似乎沒有理由讓眼睛產生視錯覺,研究人員認為,出現錯覺表明大腦正在彌補我們感知周圍世界所需的空白處理時間。
這種視錯覺稱為 perceiving-the-present,我們以為大腦實時處理眼睛感知到的事物,實際上從視網膜接收光線到進入大腦反應理解約需 100 毫秒,而為了避免中間出現落差,大腦正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並且瞳孔跟著做出相應反應,比如首圖中,大腦認為我們正朝著比當前環境更暗的空間移動。
▲ 闡述相同現象的另一張視錯覺圖。
展示同樣現象的另一張視錯覺圖為 Akiyoshi Kitaoka 製作的 Asahi(見上圖),我們會感覺中間發出比周圍白色更亮的光,但實際上這張圖像亮度完全一致,所有白色也都具完全相同的 RGB 值;觀察這張錯覺圖時,即使所處環境光線並未發生變化,受試者的瞳孔仍會收縮,這也是因為大腦認為可能會有突如其來的眩光,於是做出反應試圖保護視網膜免受損害。
也許更有趣的是,研究中有約 20% 受試者對這些圖像無上述反應,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即使可能面對即將而來的不利環境、大腦也不為所動?
新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