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倒長城」是相當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傳說中在秦始皇時期,孟姜女的丈夫被捉去修築長城,卻不幸病死,孟姜女得知後悲痛地哭倒800里長城,還靠著滴血認親找回丈夫的遺骨;對此歷史教授表示,孟姜女的原型是周代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她存在的時間比秦始皇還要早上幾百年,當時萬里長城根本還沒開始建造。
孟姜女的歷史原型其實是周代齊國一名武將杞梁的妻子,稱為杞梁妻,據《左傳》記載,襄公23年齊國攻打莒國時,杞梁作為先鋒不幸戰死,後來齊侯返國時,在郊外遇見杞梁妻,下車向她弔唁,但被她拒絕,杞梁妻表示,如果丈夫有罪,就不該弔唁他,若無罪則應該到家裡弔唁,而不是在路邊,這樣不符合禮法,齊侯聽了相當慚愧,整理好儀容後便前往杞梁家弔唁。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49年,而秦始皇存在的年代為公元前259年到前210年,雙方之間差距數百年,完全不可能扯上關係,甚至故事中沒有出現任何哭的情節,究竟為何會演變成「孟姜女哭倒長城」呢?
這個故事越流傳,後人越加油添醋,一開始只是說杞梁妻善哭,到西漢後期就變成她哭倒了一座城,三國時期曹植所寫的《黃初六年令》更誇張,稱「杞妻哭梁,山為之崩」;南北朝後期到唐初的著作《同賢記》便出現「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在唐代文書《孟姜女變文》中也能看到類似的內容。
對此于賡哲認為,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後人「甩鍋」給秦始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他當政之時民間生靈塗炭,造成老百姓的痛苦記憶,因此人們容易將悲劇故事設定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