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表明,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C,對珊瑚礁來說仍然是災難性的。利茲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在《巴黎協定》氣候變暖的限制下,90%以上的熱帶珊瑚礁將遭受頻繁的熱應力–它們的頭號威脅。
在2015年的協議中,191個國家和歐盟簽署了一個集體目標,即把全球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以下,並努力把升溫限制在1.5℃。
新的研究表明,在1.5℃的升溫下,珊瑚的未來甚至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預測還要糟糕,該委員會在2018年報告說,這樣的水平將導致70%至90%的珊瑚礁衰退。珊瑚礁的生存將需要全球採取進一步且重大的緊急行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主要作者利茲大學生物學院的博士研究員Adele Dixon說。"我們的發現揭示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即全球變暖對珊瑚礁安全沒有什麼限制可言。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會議上,在實現1.5℃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我們的發現表明,對於處於氣候變化前線的生態系統來說,1.5℃仍然是一個相當大的變暖量。"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世界上84%的熱帶珊瑚礁在導致白化死亡的熱浪之間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
但是,包括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同事在內的研究小組發現,即使在變暖1.5℃的情況下,也只有0.2%的珊瑚礁在熱事件之間有足夠的恢復時間,90.6%的珊瑚礁將遭受不可容忍的熱應力。
該研究結果於2022年2月1日發表在《PLoS氣候》雜誌上。
研究人員同時著手研究珊瑚熱避難所是否能夠承受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和2℃的全球變暖溫度。熱避難所是珊瑚礁的區域,即使周圍地區的海洋溫度上升,也能保持適合珊瑚生存的溫度。研究人員將這些地區確定為預計每十年遭受嚴重熱應激不到一次的地區,這大約是在嚴重的珊瑚漂白事件後,珊瑚礁重新生長並恢復全部功能所需的時間。
研究小組利用歷史數據和世界各地建模機構產生的最新氣候模型預測,預測全球淺水珊瑚礁的未來熱暴露。由此,研究人員確定了熱避難所,並預測它們是否會在未來持續存在。
目前,在全球所有12個珊瑚礁地區都發現了避風港。澳大利亞、巴西、加勒比海、西太平洋的珊瑚三角區;東亞、東太平洋、斐濟、夏威夷、印度洋、波斯灣、玻里尼西亞和紅海。
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升溫1.5℃的情況下,除了玻里尼西亞和珊瑚三角區的小區域外,每個區域的避難所都會被消滅,因為那裡的升溫速度較低,而且定期的上湧事件,即較冷的深水被帶到水面,會減少嚴重熱應力事件的頻率。然而,在全球變暖2℃的情況下,這些熱避難所就不復存在。
有一些溫度變化較大的"希望之地",如東太平洋地區。這些地區可能更有能力應對極端溫度。
識別和保護熱避難所是珊瑚礁管理的一個普遍建議。消除其他壓力因素,如捕魚、旅遊和低水質,促進抵抗和恢復,以及促進珊瑚遷移到更合適的環境,這些地方行動都可以幫助珊瑚保護。但研究小組的結論是,保護熱避難所可能只在短期內有效。
澳大利亞湯斯維爾的詹姆斯-庫克大學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物理學副教授斯科特-赫倫說。"這項分析證實,對溫室氣體排放採取重大行動是緊迫的,這十年需要採取重大行動,但我們也需要加強當地的管理行動,以幫助珊瑚礁在預測的影響中生存下來。"
利茲大學地球與環境學院氣候物理學教授、利茲大學普里斯特利國際氣候中心主任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的工作表明,全世界的珊瑚比我們在IPCC關於1.5°C的特別報告時認為的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這加強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即全球變暖沒有安全的限度,我們需要緊急行動起來,拯救我們能夠拯救的東西。"
研究導師、利茲大學生物學院保護科學副教授Maria Beger博士說。"珊瑚礁對於生活在其上的海洋生物和超過5億人來說非常重要,他們的生計和食品安全依賴於珊瑚礁。如果我們希望今天出生的孩子能體驗到珊瑚礁的棲息地,我們不僅需要實現巴黎的目標–我們還需要超越這些目標,同時還要減輕當地額外的壓力。"
美國德克薩斯州盧博克市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氣候科學中心的研究助理教授安妮-斯托納博士說。"氣候變化已經在影響世界上許多地區的生態系統,甚至在全球變暖1.5℃的情況下也會變得危險。因此,現在採取行動限制全球變暖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