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如地球內部般極度高溫及高壓的條件下,某些行星可能在地層下產生大量鑽石,甚至可說該行星是由鑽石組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鑽石在地球上相對罕見,但在其他星球上可能相當普遍,甚至像泥土一樣毫無價值。近日有天文學家研究指出,宇宙中某些行星是由鑽石所組成,並推演出這類行星的形成方式與結構。
《行星科學雜誌》(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刊登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碳氧比例高的行星,若也含有足夠的水將可形成大量的鑽石。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如地球內部般極度高溫及高壓的條件下,某些行星可能在地層下產生大量鑽石,甚至可說該行星是由鑽石組成。
為了驗證假設,研究團隊以高壓鑽石鉆(diamond-anvil cells)模擬系外行星的地理條件。首先,他們將碳化矽浸入水中,然後給予非常強的壓力,接著再用雷射加熱並以X光進行測量,研究當中反應。結果正如預想的,在高溫和高壓的環境下,碳化矽與水發生了反應,變成鑽石和二氧化矽。
研究的主要撰文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艾倫薩特(Harrison Allen-Sutter)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在宇宙中,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一千億個行星,而宇宙中又有一千億個星系,即使鑽石行星只占十億分之一,宇宙的巨大規模意味著它的數量可能超過數兆顆。」
縱使鑽石行星聽起來很誘人,但這樣的行星不具備孕育生命所需的條件,因為它不像地球擁有液態的地函。由鑽石組成的地函很難產生地質活動,也就缺乏火山與板塊活動,不利生成宜居的大氣層。
儘管如此,薩特依舊表示:「無論是否適合居住,這都能幫助我們了解系外行星的演變,學得越多,就越能有更多資料及做更多準備,以便了解未來觀測任務得到的數據,包括即將登場的韋伯太空望遠鏡以及羅曼太空望遠鏡,從而了解太陽系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