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最棘手的問題,在於它的初期感染並不明顯,而且潛伏期很長,然而現行的篩檢又無法即時得知結果,還有偽陰性、偽陽性等問題。現在科學家發明了新的篩檢劑,透過生物基改的螢光染色技術,檢體在可以在幾分鐘內就有反應,要是出現感染可能,樣本會自行發光,增加辨認效率。
每日科學(Scitech Daily)報導,現在檢測冠狀病毒感染,大多數的醫學中心都依賴一種稱為RT-PCR(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技術,該技術可放大病毒的遺傳物質特徵。然而此技術需要專門的人員和設備,而且花費多、檢測時間長,因此許多政府不願全面普篩,有很大原因在於所費不貸,資源消耗多,全球的檢測劑都很不足。
現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UW Medicine Institute for Protein Design)所長大衛‧貝克(David Baker)所組成的研團隊,發明一種新的生物試劑,這種試劑是使用電腦來計算與設計的,主要是發明一種特殊蛋白質,它可以和病毒表面上的特定分子結合,然後蛋白質會因生化反應而發光。
同樣參與這項研究的威斯康辛大學成員,還用類似的技術,創造了能夠與新冠病毒抗體結合而發光的生物試劑,也就是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會有另一種反應。
團隊解釋,之所以開發2種試劑,是要排除偽陽性反應。
貝克說:「我們已經在實驗室中證明,這些新型試劑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模擬鼻液、血清中的病毒蛋白或抗體。不過,目前主要是在實驗室裡,因此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確保可以在實際的診斷環境中使用。」
研究小組表示,類似的技術可以應用到其他醫學相關的人類蛋白,如Her2(某些形式的乳腺癌的生物標誌物和治療靶標)和Bcl- 2(在淋巴瘤和其他一些癌症中具有臨床意義),以及細菌毒素和靶向B肝病毒(HBV)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