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芝加哥著名的「老鼠洞」(rat hole)人行道地標,其起源之謎可能已被破解。根據《美聯社》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認為,這個在網路上爆紅的動物印記,並非由老鼠所造成,而更有可能是由一隻倒楣的松鼠留下的。
「老鼠洞」位於芝加哥羅斯科村(Roscoe Village)社區,是一個在二、三十年前意外陷入未乾水泥中的動物全身印記。這個印記酷似一隻四肢張開的老鼠,連爪子、四肢甚至尾巴的輪廓都清晰可見。
去年初,喜劇演員杜曼恩(Winslow Dumaine)在X平台發布其照片後,「老鼠洞」迅速在網路上爆紅,吸引大量好奇的遊客前來朝聖,有些人還在印記周圍留下硬幣等物品作為致敬。然而,持續不斷的人潮引發了鄰居的投訴。2024年4月,有人用石膏狀物質填滿了印記,市政府工作人員最終移除了這塊人行道板,並將其送往市政廳保存,原址則留下一塊紀念牌匾。
來自田納西大學、紐約理工學院骨科醫學院和卡加利大學的研究人員,15日在《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期刊上發表論文,他們研究了「老鼠洞」的網路照片,並將印記的測量數據與芝加哥地區常見動物的博物館標本進行比對。研究指出,印記中長長的前肢、第三指和後爪對於老鼠來說都太大了,但卻落在東方灰松鼠(Eastern gray squirrel)、狐松鼠(fox squirrels)和麝鼠(muskrats)的測量範圍內。
研究結論認為,考慮到東方灰松鼠在芝加哥地區的普遍性,牠是「最有可能的嫌犯」。研究人員推測,水泥通常在白天是濕的,而老鼠是夜行性動物,且現場沒有留下任何足跡,這暗示可能是一隻松鼠在跳躍時失足,或從樹枝上滑落,正好掉進了未乾的水泥中。雖然印記沒有顯示出濃密的尾巴,但研究指出,毛髮通常缺乏足夠的硬度來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記。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提議:「我們因此建議將該標本重新命名為『風城人行道松鼠』(Windy City Sidewalk Squirrel),這個名字更符合其可能的起源,也更符合現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