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衣食住行一直都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朝代的更替都跟底層勞苦大眾活不下去有很大的關係。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人都免於飢餓的困擾,一日三餐成為大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有時候還會有下午茶或者夜宵來改善下自己的夥食。很多人非常好奇,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一天吃幾頓?
其實在古代,人們一天吃幾頓飯跟他們的生存條件有很大的關聯。比如在秦朝之前的中國,由於農業發展比較慢,當時無論是糧食還是吃得都非常少,所以那時候的普通人和小貴族一天只吃兩頓飯,只有皇室有資格吃四餐,諸侯可以吃三餐。他們將每天的第一頓叫做“朝食”,稱為“饔”,一般在上午九點左右吃;把每天的第二頓飯叫“餔食”,稱為“飧”,一般是在下午四點左右吃。宋朝理學大師朱熹就曾在自己的《集注》中提到:"朝曰饔,夕曰飧"。
等到漢朝的時候,普通人和一些級別比較低的官員依然都是一日兩餐,但是在貴族的生活當中,已經駕駛普遍實行一日三餐制,這時候才慢慢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說法。據說皇帝當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提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一日三餐的飲食風俗在魏晉時期開始流行,直到隋唐時期才慢慢開始普及,但是真正成為主流習慣是在宋朝的時候。其原因主要是是宋朝不抑制商業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的貨物不斷湧入到中國來,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得到快速發展,加上當時晚上已經開始不實行宵禁,夜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吃飯的時間也慢慢發生變化,吃第一頓飯和第二頓飯向前推移之後,開始養成吃夜宵的習慣。
一日三餐制的生活方式從宋朝一直延續到明朝末年,直到清朝的時候再次改為一日兩餐。一方面是由於常年的戰爭,大致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減少,耕種土地的大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根本沒辦法保證土地的產量,加上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導致糧食產量急劇下降,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將一日三餐變為兩餐。另外一方面是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他們在進入中原之前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那裡的氣候和環境都非常惡劣,人們很早就躲到帳篷裡去了,所以那裡一直都是一日兩餐,即便是到了中原地區之後,也沒有改變當初的習俗,即便是清朝皇宮中,一直保持著一天吃兩頓的傳統飲食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