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細胞內有一種叫做「質粒」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也需要同樣的「剪刀」來剪,才能使兩個「剪口」完全吻合。為了使它們連接得更加牢固,還需要請連接酶來幫助把接縫抹掉。藉助於高科技手段,經過一番「高難度」動作,將細菌進行「脫胎換骨」,細菌就會像蠶那樣合成絲蛋白,具備了生產絲的本領。這真是人間奇蹟!
不僅如此,聰明的科技工作者又進一步研究試驗,別開生面地使細菌生產了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蛛絲」來。這種絲線是由一種叫「金蜘蛛」的蜘蛛生產的,它的絲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度和硬度,將萬分之一毫米直徑的蛛絲拉長兩倍,也不會斷裂。它比同檔粗細的鋼絲還要結實5倍。
然而,天然的金蜘蛛十分稀少,非常難得,而人工飼養的金蜘蛛又吐不出同樣品質的絲來。怎樣才能獲得人們需要的蛛絲呢?科學家的目光聚向高新生物技術,產生了大膽而新奇的想像——請蠶產「蛛絲」。用某種昆蟲的病毒,改變其遺傳基因,讓蠶感染上這種已改變的遺傳病菌,並把它攜帶的產生蛛絲的基因傳給蠶。這樣,蠶吐的絲就是「蛛絲」了。這種「蛛絲」性能非常好,抗斷裂強度是蠶絲的10倍、尼龍絲的5倍,伸縮率達到35%,大大超過了尼龍絲。
由於蠶的飼養、管理和繁殖也受外界條件的影響,於是,科學家只好另闢蹊徑,採用重組和細胞融合手段,從金蜘蛛體內分離控制吐絲的遺傳基因,植入特定的細菌中,從而這種細菌成了能產蛛絲的「微型工廠」,能生產出蜘蛛絲的蛋白。這種蛋白從微孔中擠出的絲,細度是絲的十分之一,拉伸強度為相同粗細鋼絲的5~10倍。「微型工廠」生產的蛛絲蛋白,同蜘蛛產的絲別無二致。蛛絲是一種優異的紡織原料,是製造降落傘繩、頭盔及防彈背心的最佳材料,用途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