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侏儸紀世界2》中,人類與岩漿賽跑科學嗎?岩漿是如何流動的?

以恐龍為題材的電影作品,層出不窮,而且各個都是製作精良,畫面逼真。《侏儸紀世界2》裡就有一個電影片段與我們這篇文章要討論的話題有關,但與電影的主角恐龍無關。電影中,小島上的火山爆發,恐龍又遭到了滅絕的危機,主角歐文和克萊爾重新組成了救援隊伍,準備上島解救恐龍。而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已經不僅僅是反派,還有大自然的因素——噴發的火山。電影中有這麼一段:搜救迅猛龍時,歐文備註設立鎮定劑,全是麻痺。就在這時火山噴發形成大量岩漿,逐漸包圍歐文。歐文甦醒後,拖著麻痺的身體,艱難的移動,最後越過一顆倒下的樹木才得以脫身。

影視作品為了調動觀眾的情緒,會使用一些誇張的手法,而現實生活中噴湧的岩漿只是緩緩流動嗎?答案是:真的!這不得不講的就是岩漿是怎麼形成的?岩漿屬於主要成分為矽酸鹽的高溫熔融物質,常產生於下地殼和上地幔區域。地殼運動使各類石頭受到影響進入地下軟流層中,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重新熔融形成岩漿,凝固後又會形成岩漿岩。板塊內,深處的地幔發生熱對流運動,使一些沈入地幔中的物質發生部分熔融產生岩漿物質,形成地幔物質柱狀體,即地幔柱,它漏出地表時會形成火山噴發。

岩漿可分為:超基性岩漿(SiO2<45%)、基性岩漿(45%<SiO2<52%)、中性岩漿(52%<SiO2<65%)、酸性岩漿(SiO2>65%)。岩漿中的SiO2含量升高時,熔點反而會降低,基性岩漿熔點可達1400℃,中性岩漿熔點為1300-1350℃,酸性岩漿熔點約為800℃。此外,岩漿具有粘性,SiO2含量越低、溫度越高、揮發物質越少,粘性越小,越不容易流動。
岩漿噴發分為中心和裂縫式噴發,前者可參考富士山,而侏儸紀世界中的火山噴發屬於後者。岩漿成分越偏基性時,溫度越高、粘性較小、流動性更好。所以基性岩漿噴發時,部分物質會溢出,一次不會形成強烈的爆炸,也不會有固體物質產生,形成火山灰的也很少,岩漿則呈湧流狀外溢。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電影中的片段發生在虛構的努布拉島上,類似於夏威夷群島,是基性岩漿噴發形成的洋島玄武岩,過程更為安靜,流動速度也緩慢,也是夏威夷的奇特景點之一——基拉韋厄活火山。所以根據電影情節的設定,岩漿在地表緩慢流動,半麻痺的歐文逃生成功,僅褲子被引燃,也是能理解的。但是更真實的情況話,他應該還會遭受嚴重的灼傷,還是與現實有些出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