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美國向太空發射了兩個太空探索飛行器,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40多年,直到現在這兩個飛行器仍然在太空中飛行。尤其是旅行者1號,2013年9月12日,經過美國航天宇航局確認,旅行者1號已經飛離太陽系,到達太陽系意外的星際空間超過1年的時間。這也是人類目前為止所發射的距離地球最遠的飛行器。
探索任務
一開始美國航天局發射旅行者號的目的是探索太陽系內的幾大行星,順便看看太陽系內有沒有除地球以外的地外文明。
1979年,旅行者1號發回了木星的數千張照片,人們首次拍攝到木星周圍的光環和木星上的火山爆發活動。1980年,旅行者1號又發回了土星的照片,並發現了土星周圍成千上萬的綵帶狀光換群。但是在探測土衛六時,意外發現土衛六外有濃密的大氣層,這與地球外的大氣結構非常相似。於是研究人員臨時決定讓旅行者1號飛近一些進行研究,想看看土衛六上是不是有和地球一樣的環境。
因為這個原因,讓旅行者1號受到額外引力影響,偏離了原定軌道,向太陽系外駛去。幸好美國航天局發射了兩個太空探索飛行器,旅行者1號沒能完成的任務由旅行者2號補上。旅行者2號在拜訪過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後,飛向遠離地球的未知外太空間。
飛行原理
大家都知道,宇宙中有許多天體區域,這些天體區域裡存在著許多密密麻麻的天體。在經過這些天體區域的時候,飛行器一個不小心就會撞上高速飛行的小行星。而旅行者1號和2號在太空中飛行了40多年,穿過了無數個天體區域,到現在都相安無事。是運氣太好,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呢?
40年前,科學技術條件還沒有達到為飛行器安裝智能AI躲避天體的程度,所以美國航天局當時在發射它們的時候也並不能保證它們不會突然撞到某個天體墜毀。只不過美國航天局在發射之初選擇了一條相對安全的航道,所以旅行者1號和2號能航行到現在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能一直這樣平安飛行下去,說不定那天就撞上某個小行星或者天體碎片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至於兩個飛行器靠什麼飛了這麼長時間,則和他們的飛行方式有關係。旅行者號飛行器採取了兩種飛行方式,一種叫慣性飛行,一種叫動力助推。
宇宙中沒有空氣,所以也不存在什麼阻力。只要在最開始的時候,一次性給足飛行器足夠的初始速度,讓它們擺脫太陽引力,它們就能不需要任何動力一直飛行下去。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逃逸速度”,大概是42千米每秒。任何物體只要達到這個速度,都可以成功擺脫太陽引力,在不借助任何引擎的情況下飛出太陽系。
此外,旅行者號在接近大行星軌道的時候,也會大行星的引力影響。大行星的引力在拉扯旅行者號的同時也會給旅行者號提供一個加速度。這時候給旅行者號一個重力助推,旅行者號就能與接近的大行星“擦肩而過”,並且獲得更快的速度向遠飛去。這樣的飛行方式可以為旅行者號的太空飛行節省大量燃料。
旅行者1號和2號上各自都搭載了一個核電池,它們相當於一個小型的核反應堆。根據核衰變原理,它們可以確保旅行者號上的核心設備運行到2036年。
攜帶地球文明
美國航天局在發射旅行者號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將它們回收,如果不出意外,它們一定都能飛出太陽系。考慮到這點,兩個旅行者號都攜帶了一張特殊的鍍金唱片。這張唱片裡包含了地球文明的信息,以及以54種語言向外星智慧生物發出的問候。
其中一小段是這樣說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遙遠的藍色小星球,這張唱片包含著我們文明的縮影,是我們給遙遠世界帶去的美好祝福。
起初,美國航天局並沒有對旅行者計畫抱多大希望。以至於資金短缺,計畫發射的4個飛行器只發射了兩個。但在幾十年後,不論是旅行者1號還是2號,都已經超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給人們帶來了驚喜。
遺憾的是,即使旅行者1號現在已經飛離了太陽系,依舊沒有發現地外文明的蹤跡。其實,科學家也說,在放入鍍金唱片的時候也不是為了找到外星人,而是在茫茫宇宙中留下我們人類曾經存在過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