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宇宙的起源和誕生,學者們眾說紛紜,目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和認可的是宇宙大爆炸論,科學家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密度和質量都趨向於無窮大的“奇點”的瞬間爆炸。爆炸過後,宇宙便呈現出不斷膨脹的狀態,人類目前所見的宇宙依然處於膨脹狀態。
這一切看起來無比自然,並不像是被刻意地安排和控制的。但最近有學者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他認為宇宙內發生的一切都是非自發產生的,宇宙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我們所目睹的宇宙中發生的事情皆是宇宙的意識在控制。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找宇宙內除人類之外的其他生命體,但是卻幾乎沒有人考慮過宇宙本身可能就是一個生命體,它極可能具有自我意識。
為何說宇宙是具有自我意識呢?通常情況下,宇宙內幾乎所有的物質都是圍繞著一套既定的規律在運行,宇宙內事物的秩序井井有條。恆星在星系中規律地轉動,行星又圍繞著恆星轉動,這一切看起來十分機械化,並非像偶然發生的,宇宙內的一切似乎是提前被某種高級程序設定好了。
從整體上看,宇宙中星體的運轉大致上沒有什麼區別和不同,但細細觀察之後會發現,其實有較多星體的實際運動與理論性的運動還是存在些許偏差的。例如恆星的運轉,它們的運轉軌跡看似雜亂無章,但是科學家認為恆星與恆星之間其實是相互圍繞著轉動,恆星的轉動軌道主要與恆星間的相互作用力和周圍星雲對星體的制約有關。
其實有很多恆星的運動軌跡並不是與物理規律所描述的完全一致,它們的軌跡大都會與物理定律中所規定的軌跡有一定的偏差。它們似乎在以一種更為“舒適”和“愜意”的姿態去運轉。
“舒適”和“愜意”強調是一種主觀感受,恆星所體現出這樣的一種特徵恰恰是它們具有意識的體現。如此解釋你或許會感覺有些抽象,將宇宙內的現象類比到現實生活中會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個頭戴光環的孩子,聰明伶俐,成績優異。於是很多父母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制定一系列的規則,以此約束孩子的行為。例如早前晨讀課文半小時,放學要立刻按著原本規定的路線回家等等。
而這些諸多的約束性規則就好比是物理學定律中所精心計算和設定出的恆星應有的運行軌跡。但是人類是具有自我意識的,家長的這些規則很多時候會讓我們覺得不開心,不自在。於是,我們便會對這些規則做出些許的調整和改變,讓自己覺得更加舒適和自在。
例如,很多孩子他中午回家的時候並不想走父母規定好的那條路線,或許是因為這條路線沒有夥伴同行,又或許是這條路買不到自己想吃的零食,於是他會偏離原本的回家路線,選擇一條他更加喜歡的路線。宇宙中眾多星體也會有此類情況,它原本的運動軌跡是按著物理定律來的,後來它覺得這樣的軌跡不夠“舒適”,那麼漸漸地,它便會逐漸偏離原本的軌跡,以一種它認為更加“舒適”的軌跡運行。
小行星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從物理學定律去分析,有些小行星原本與地球相距較遠,幾乎沒有與地球碰撞的可能。但是後來它們卻越來越接近地球,甚至會撞上地球。科學家認為,這也是行星自由意志的體現。
不僅是科學界會關注宇宙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哲學界亦是對此展開了多年的研究。我們所在的世界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至今也尚未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定論,還需繼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