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為了避免被摘取,中藥植物正在演化出更好的偽裝


許多動植物會演化出迷彩外觀來躲避被天敵捕食的命運,最新研究發現,人類似乎也成為促成這些演化的壓力來源,一種經常被用於中藥的植物已經將偽裝進化的越來越隱密,為得就是躲避人們的商業採收。

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於中國雲南、四川及西藏一帶海拔 3,800 米以上的砂石地縫隙中,其鱗莖含有爐貝鹼,被認為具有鎮咳袪痰效果,做為「川貝」來源之一在中藥中被使用了 2 千多年。

近年由於川貝價格高漲導致商業採收增加,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發現,人們的這種過度採收似乎也促使梭砂貝母演化的更隱密來避免被採收入藥。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收集了中國西南橫斷山脈上不同種群貝母和山區環境、採收難度的數據,並與當地人交談來估算每個地點的採伐量,結果發現,有特定地區的梭砂貝母偽裝程度明顯更高。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 不同採集區的梭砂貝母顏色差異。(Source:中國科學院)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昆明植物學研究所博士牛洋(Yang Niu)表示,團隊過去曾研究過其他植物的迷彩型態,就像那些研究結果,團隊起初認為貝母的進化是由食草動物所驅動,然而無論怎麼尋找團隊都找不到這種動物。

「然後我們意識到人類可能是原因」。

隨後的調查中也證實這項推論,在最容易採集也最常被採集地區的梭砂貝母有著與背景更相近的迷彩形象,因為偽裝得更好的植物有更高的生存機會,研究團隊認為,這一切說明人類正在推動這種物種進化為新的外觀形式。

艾希特大學校園生態與保護中心教授 Martin Stevens 指出,看到人類對野生生物的外觀產生如此直接且戲劇性的影響著實令人感到驚訝,儘管許多植物都懂得偽裝來躲避食草動物捕食,但這是首次看到植物偽裝隨著人類採集發展而演變。

有鑑於研究結果,Stevens 認為,人類很可能也已經推動了其他植物物種防禦策略的發展,只是很少有團隊對此進行過研究;昆明植物學研究所教授孫航(Hang Sun)則補充表示,從研究來看,商業收割的選擇壓力要比自然界的許多壓力要大得多。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受大自然影響,還有人類」。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