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宋朝是一個盛產文官的時代,文官多、名吏就多,名吏多了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宋朝的文官,曾任宋朝京東轉運使的朱壽隆。
宋朝官員
朱壽隆,字仲山,密州諸城人(今山東諸城)。其和北宋名將狄青同朝為臣,一生為人和厚,百姓在其治下多能安居樂業。朱壽隆在彭州九隴縣(今四川彭州轄區)任職期間處理了一起欺負老實人引發的七屍血案。案件的起因十分簡單,就是強鄰欺負老實人。案件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強鄰一家被"暴怒"的老實人滅門。
大火
蹊蹺的大火有天,縣吏來報有縣民申謙家失火,因火勢過大,眾人無法施救。申謙一家老少共計七口死於火災。負責地方治安的官員見死傷過多,呈報到府衙等待處理。朱壽隆平生為人厚和,據《宋史》記載,朱壽隆每次遇到老幼婦孺流落他鄉不能歸家,他都要資助這些人返鄉。遇到因一時之過犯罪當死的人,朱壽隆都極力替他們脫罪。比如他曾經跟隨狄青討賊,狄青要處死幾個不肯拚命作戰的下屬裨將,朱壽隆對狄青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對狄青說道:"王師的任務是為民除害,效仿暴徒的行為治理軍隊,真的是我輩所願嗎?"狄青最終聽取了他的意見,饒恕了下屬將佐。
戎裝狄青
以"厚和"著稱的朱壽隆,聽聞七條生命死在了火災中,親自前往火場查看。大火已經被撲滅,廢墟中還有些零星的煙霧。只見殘垣斷壁、瓦礫參差,屋倒梁壞、一片焦黑。朱壽隆讓人清理火場,很快死者屍體被清理出來,死者共計七人,有老有少。骨骸堆疊成一堆,幾乎不能分辨,其慘狀令人不禁落淚。朱壽隆看到死者,職業的敏銳讓他感覺這裡有問題。大火發生時申謙一家七口沒有一個人脫離火海,而是聚在一起被燒死。這很不符合常理。讓人懷疑的梯子朱壽隆在火場附近左右環顧,發現近鄰寇遠家門口高高豎起一個梯子。他詢問四鄰,此地為何出現一個長梯。四鄰都說在火發前未曾見過這個梯子。朱壽隆又詢問寇遠門外放長梯何用。寇遠是個老實人,聽到朱壽隆的問詢一時語塞,沈默半晌後回答說:"我準備用梯子修屋頂。"
令人生疑的梯子
朱壽隆問完寇遠後心中已有疑惑。他打發寇遠回去,又向地保打聽寇遠和申謙是否有怨。地保回答說寇遠為人老實,和他人並無仇怨。只在近日,申謙強佔寇遠山地造墳,寇遠和申謙交涉無果而返。且發火那日,寇遠積極滅火,眾鄉鄰都可為證。指使他人陷害,破案高手還是歪打正著?朱壽隆隱隱覺著寇遠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吩咐官差,把當地的慣偷拘捕一個來。很快官差就帶來了一個慣偷,此人小偷小摸人盡皆知,曾經因盜竊多次坐牢。朱壽隆對慣偷說道:"官差說你盜竊,可我念你家貧,只要你以後改過前非,從前的過錯我都可以寬恕。一會兒我當著眾人問你,申謙家失火你可看見,你就說看到寇遠拿梯子進入了申謙家,只要你按我說的辦,我就放了你。"
戲曲裡的宋朝官員
吩咐好了慣偷,朱壽隆將眾人召集起來審理案件。他對慣偷說道:"我知道你夜夜做賊,前幾天申謙家的大火,很多人說是你潛入放火。你可速速招來,免受皮肉之苦。"慣偷已經被事前安排好,他大聲說道:"我確實每晚盜竊,只是申謙家的火不是我放的。那夜我潛伏在申謙家附近,我看到寇遠拿著梯子進入了申謙家。片刻之後寇遠就從申謙家出來,緊接著就起火。你可以抓他來問,看我說的對不對。"
月黑風高也。
朱壽隆讓人將寇遠帶到堂前,寇遠見有人看見過自己作惡就如實招供了一切。欺負老實人引發的血案寇遠和申謙比鄰而居,他們兩家的山地也接壤。某天有個路過的風水先生對眾人說,兩家地界相接處靠著寇遠一側的山地是塊風水寶地,在此地造墳必能使後代大富大貴。申謙家有父子四人,家富人強、人丁興旺。聽到風水先生的傳言,他們將祖墳遷到了寇遠家的山地。寇遠前去交涉被申謙父子連罵帶嚇給趕了回來。後來申謙父子索性在寇遠家的山地開了一條大路,直通自家墳地。眼見自家山地被佔去小半,寇遠自思從申謙家要點地價,只當是賣給了他家。誰知申謙不僅不給錢,還表露出山地是他家祖墳所在,應該全部歸他。
很多山川被傳言風水極佳
寇遠越想越氣,就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帶著利刃用梯子爬進了申謙家。寇遠進去後見人就殺,聽到動靜逐個趕來的申謙父子一家七口陸續被殺死在一塊。殺人後寇遠放了一把火,待火勢起來後逃離了申謙家。他順手將爬入申謙家的梯子放在了自己門外,誰想這個細節讓他的罪行被揭發。朱壽隆聽完供述後,依律處理了寇遠。這個案件時刻提醒我們,有些人看著好欺負,可他們被欺負過頭後爆發起來比任何人都可怕。為人處世,千萬莫欺少年窮。朱壽隆令人詬病的破案手段在古代很多官員斷案要麼靠智慧,要麼靠酷刑。前文提及的朱壽隆,他在審理縱火滅門案時,先是根據自己的臆斷鎖定凶手,而後利用"慣偷"栽贓嫁禍,手段實在是不高明。筆者覺得他只是湊巧抓到了真兇,而真兇恰好是一個老實人而已。如若換做其他狡猾之徒,朱壽隆很有可能無計可施。這種方法最大的弊端在於,他可能栽贓一個無辜的人。
朱壽隆此案,只能用馬馬虎虎評價
其實在三國時期,就有個叫張舉的人,他明確記錄了生前死於火災和死後被火焚燒的區別,筆者在其他文章中有過說明。而到了數百年後的宋朝,官員審理案件依舊存在不查驗屍體而靠臆斷的情況,比如上文提到的朱壽隆。這也從側面說明,古代的文獻記錄流通的速度和廣度非常受限。如若讓朱壽隆知道了數百年前張舉的案例,相信他也就不會使用那麼低劣的手段了。參考資料:《宋史》、《皇明諸司公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