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些研究人員的推測,一顆神秘的恆星反覆變黑可能是由於“外來的巨型結構”引起的,現在可能有十幾個恆星表現出類似的神秘行為。
2015年,科學家們注意到一顆名為KIC 8462852的恆星的光會出現不尋常的波動。這顆正常的F型恆星比地球的太陽稍大,溫度更高,位於天鵝座星座中,距地球約1,480光年。
當研究人員分析來自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時,發現數十個奇特的KIC 8462852變暗了多達22%,這種下降持續了幾天到一個星期。這些事件似乎沒有遵循任何規律,而且看起來過於龐大,有點像行星或塵埃穿過恆星的表面造成的。
對KIC 8462852的發現進行了分析,該發現在其發現者之後被暱稱為“ 博亞吉安的恆星”(以前稱為塔比的恆星),這增加了天文學家檢測到智能外星生命跡象的可能性。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提出,恆星被戴森球包圍,戴森球是一種假想的巨型結構,圍繞著恆星構建,以捕獲儘可能多的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Freeman Dyson)認為,這種巨型結構可以幫助推動先進文明的發展。(科幻小說通常將戴森球體描述為恆星周圍的固體殼,但巨型結構也可能是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的球狀群。)
如今,關於恆星的巨型結構假說已經接近大多數天文學家觀測的目標了。進一步的分析指出了更平淡的解釋,例如塵雲或彗星碎片。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尚未確定奇異波動的確切原因。現在,科學家可能發現了十幾個像博亞吉安恆星一樣的恆星。
科學家鑑定出21顆可能顯示異常暗淡的恆星。它們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15個是“慢速北斗星”,其變暗速度與博亞吉安恆星相近;另外六個是“快速北斗星”,其變暗率甚至更高。
來自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天文台的數據進行的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潛在的北斗星往往是質量與太陽大致相同的常規“ 主序 ”恆星,或者是質量約為太陽兩倍的紅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