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是一個選擇性的過程,意味著動物通過改變和遺傳的方式,讓它們可以更好的適應環境生存下來。而在人類逐步發展,成為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的情況下,許多動物在不知不覺當中,因為人類的行為而產生了進化。這一切都與汙染、狩獵不無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因為人類的行為,而被迫進化的5種動物。1、大象進化出無象牙的形態
據估計,每天有100多頭非洲大象被偷獵者殺死,它們的象牙會被偷獵者取下售賣。即便是在今日,象牙也被一些有錢人所喜愛,它們被製成裝飾物和一些傳說的藥物。雖然象牙交易依然存在,但早已被定義成為非法行為。因為象牙的交易,一定意味著更多大象的死亡或被遺棄。這種威脅促使大象開始出現進化,一些無牙的大象開始出現,而且數量在增多。在非洲北部的國家莫桑比克,幾乎90%的大象都在15年內被殺。這是因為當時這個國家正在發生內戰,當地人會通過獵殺大象,售賣象牙來購買武器,而肉則可以作用戰士們的食物。然而,最近的數據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母像在戰爭結束後所生育的一代從未長出過象牙。正常情況下,只有2%到4%的雌性非洲象沒有像牙。而在南非,這種現象更為嚴重。據報導,本世紀初,在南非阿多大象國家公園的174只母象中,有98%沒有像牙。因此,這樣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可以預想到的結果是,未來所有的大象都將失去象牙。2、大西洋鱈魚進化得更小
大西洋鱈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魚類之一,人類非常熱愛這種食物,這也就導致了大量的捕撈。然而捕魚行為可能會導致被收穫種群的進化後果。因為在捕撈的行為中,漁民通常會捕獲更大的物種,而留下更小的物種繁殖和生長。據瞭解,在過去的30年中,鱈魚的體型平均縮小了20%。它們似乎正在通過讓自己進化出更小的體型來逃避死亡,雌性在選擇配偶的時候,也開始選擇了更小體型的雄性,交配年齡也從6歲提前到了5歲,這說明它們成熟和停止生長的年齡變早了。這種因人類而進化的做法所造成的生態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但它們可能無法適應環境,同時也降低了種群的生產力。3、老鼠進化出了抗毒的能力
老鼠是讓許多人感到厭惡的動物,因為它們是跳蚤和疾病攜帶者。為了殺死它們,人類發明了無色無味的老鼠藥。而且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使用。然而,根據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的羅伯特·史密斯教授的說法,遺傳突變產生了一種新的“超級大鼠”,其DNA具有保護它們免受標準毒素侵害的DNA,可以抵禦農藥的攻擊。另一方面,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雜交小鼠可以對毒藥擁有特定的抵抗力。德國的害蟲防治專家在面包店裡使用了溴敵隆老鼠藥,結果發現,對這裡的老鼠沒有任何影響。後來通過研究發現,這是由德國和阿爾及利亞的小鼠雜交而產生的一種非常罕見的小鼠。與大多數雜交品種不同,這種小鼠能夠繁殖阿爾及利亞小鼠,並且出現了突變過程,從而發展出了對老鼠藥的免疫力。4、貓頭鷹進化變色
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天氣異常和全球變暖。許多動物都因此受到巨大影響,不得不通過改變身體來讓自己生存下去。而芬蘭的貓頭鷹就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了色彩變化。貓頭鷹主要有兩個變體,分別是全身羽毛顏色灰色或棕褐色的品種。在過去,灰色品種明顯要高於棕褐色,因為它們更容易在白茫茫的冬日裡生存,如今這種現象開始發生了翻轉,棕褐色的貓頭鷹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而貓頭鷹開始出現變色的原因在於氣候變化致使芬蘭冬天更加溫暖,降雪減少。色彩的改變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隱藏自己,並抓到更多的田鼠,從而更好的生存下去。5、龜頭海蛇
貓頭鷹不是唯一一種因為氣候變化而改變色彩的動物。因為全球氣候的變化,對海洋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改變。過去以獨特的白色條紋為特點的龜頭海蛇的身體,就因此而發生了改變。近些年來,科學們發現了失去了具有代表性白色條紋,反而留下黑色外觀的龜頭海蛇。科學研究發現, 在太平洋城市附近的這種海蛇擁有更高的微量元素,例如砷和鋅。這些海蛇變成黑色的原因,被認為是人類工業化所帶來的影響。環境日益嚴重,加上周圍城市汙染的驅動,使得它們不得不面對許多毒素。但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開始學會將攝取的毒素存儲在皮膚中。這樣就可以將對它們的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