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科學家首次探測到繞死星運行的巨行星


距離地球80光年處有一顆白矮星WD 1856,這顆死星在60億年前進入了生命的最後階段。這種緩慢的死亡是非常孤獨的。在死亡過程中,一些恆星會急劇膨脹然後變成一顆巨大的「紅巨星」–像參宿四一樣吞噬任何在附近軌道運行的行星。最終,它們會耗盡所有的燃料並重新坍縮成白矮星,而這會摧毀其身後的一切。

WD 1856則不是這樣的情況。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了一顆巨大的行星,其跟木星差不多大、繞死星WD 1856運行。他們將其命名為WD 1856 b,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它不僅免遭被毀滅而且還證明了死恆星仍可能擁有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指出,每當這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在WD 1856前面淩日時,從地球上看,這顆恆星發出的光會減少近一半。這個過程極其短暫,因為這顆行星每1.4天就會繞軌道一周。據悉,白矮星本身只比地球大40%左右。因此,亮度的下降只持續了8分鐘,這顆行星離它的恆星的距離則是水星離太陽距離的20倍。

「這個系統相當奇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Simon Campbell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這顆行星比它的主恆星要大7倍!」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通過使用地面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該團隊還能估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紅外數據顯示,它的質量可能是木星的14倍。

但如果WD 1856 b離它的恆星如此之近,它是如何在膨脹階段存活下來的呢?對此研究小組給出了可能的解釋。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當它的主恆星變成紅巨星時可能擾亂了該系統中的行星進而導致它們的軌道歪斜。無序的宇宙之舞可能有助於將WD 1856 b這樣的行星體拋向恆星,從那時起它就一直圍繞著恆星旋轉。因為它是一顆上了年紀的白矮星,所以這也給了行星足夠的時間來靠近它。這可能意味著還有其他行星圍繞白矮星旋轉。

研究人員指出,不太可能的是,這顆恆星能剝離一些外層並在膨脹階段存活下來。然而他們得出結論,目前關於這一過程的理論很可能表明它不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

團隊稱,未來的觀測應該能確認WD 1856 b是否真的是一顆行星,或它是否是一顆被稱為「褐矮星」的失敗恆星。他們指出,即將到來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和雙子座天文台將成為能更好了解WD 1856 b的關鍵。

Ian Crossfield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道:「現在有人正在尋找白矮星周圍可能適宜居住的淩日行星。這將是一個相當奇怪的系統,你必須思考行星到底是如何在這麼長時間內存活下來的。」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