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白天的時候連地平線都看不到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幾乎包括整個北非,西臨大西洋,北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連薩赫勒。

撒哈拉沙漠的白天是看不到地平線的,白茫茫一片,難分遠近。阿哈加爾山脈就像一個碩大無比的島嶼,聳立在沙漠上。這裡三面懸崖環抱,西邊的豁口通往有“渴鄉”之稱的坦奈茲魯夫特。過去,如果有人被篷車丟在這個地方,必死無疑。

阿哈加爾雖被稱做山脈,其實是一座花崗岩高原。在其中心阿特加,火山岩漿在花崗岩上堆積到180米,形成玄武岩。在3000米的地方,是一排由另一種火山岩—響岩構成的岩塔、岩柱和岩針,蔚為壯觀。岩漿在冷卻後碎成的長棱柱形,猶如一束束豎著的巨大蘆筍。在方圓777千米的阿特加範圍內,像這樣的石柱就有300多根,堪稱奇景。當地的圖阿雷格人稱此地為“阿塞克拉姆”,意為“世界的盡頭”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阿哈加爾山裡幾乎沒有植物,降雨零星短暫,只有在峭壁圍繞的峽谷中,因雨水蒸發不多,才會聚成水池,附近長出些綠色植物來。阿哈加爾的圖阿雷格人,身材高大、皮膚白皙。他們的族名“圖阿雷格”,是阿拉伯語遭真主遺棄”的意思。圖阿雷格族中的男人從青春期便開始戴上面紗,據說是防止魔鬼從嘴巴進入身體。他們身佩長劍、匕首和用白羚羊皮做的盾。而族中的女人出門則不戴面紗,並且有權處理家務。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穩定的大陸性亞熱帶氣團和來自南方的不穩定海洋性熱帶氣團經常發生季節性相互作用,產生乾燥的熱帶氣候,所以白天氣溫的變化沒有北部明顯。而在沙漠中部地區,氣候則異常炎熱,夏日中午,沙石熱到可以燙傷手。在最熱的幾個月裡,當地人只有在天黑後才能出來行走。這裡,從一個綠洲到另一個綠洲距離很遠,離開這些綠洲水泉不過兩三千米,便一片荒涼,見不到活的生物,甚至連一棵樹也沒有:天空很少有雲,通常一年只有幾個小時下雨,而且雨水瞬息間便在沙子中消失了。

就在這被稱為全世界最熱的地方,一些法國地質學家發現了看起來像是古代冰川的遺蹟一岩石面上有一些平行的長條擦痕和溝紋。除了這些冰川痕跡,他們還在冰川層的下部和上部發現了化石,通過對這些夾著冰川遺蹟的化石年代進行測定,法國地質學家斷定,約在4.5億年前,撒哈拉地區曾經有過冰川。若干年來,法國政府及民營石油公司多次派地質考察隊進入撒哈拉,整個北非從摩洛哥、毛裡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到尼日利亞等國也都發現有冰川痕跡,而只有像今天南極這樣龐大的極地冰冠,才能有如此大的冰原在面積如大洲的廣大地區中留下痕跡,因此人們推斷,4億-5億年前南極位於撒哈拉。

這一發現,雖沒有推翻現有的地質學概念,但確屬國際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成就,並由此引發了有關大陸漂移、兩極移徙和地球變化的不少新學說。雖然撒哈拉是否有過冰川的謎底尚未最終揭曉,但在這極端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曠地,確實曾經有過高度繁榮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的大型壁畫,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撒哈拉壁畫的內容包括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及當地古代人的生活圖景。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科學家認為,氣候在這兒變了許多

“魔法”。近二三百萬年以來(在地質學上,稱這段時期為第四紀),地球上的氣候經歷了幾次明顯的乾濕交替的變遷。在第四紀,高緯度地區曾幾度為巨大的冰川覆蓋,像撒哈拉這樣的低緯度地區則出現了大雨和洪水,河流縱橫,湖泊成群。公元前1萬年前後,撒哈拉地區的氣候越來越濕潤,植物茂密。從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氣候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濕潤的,其中公元前3500年前後,撒哈拉的湖泊面積達到最大。由於河湖充盈,撒哈拉許多地方捕魚業也很興旺。

但從公元前3500年起,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氣候因此逐漸轉為乾燥,森林為草原所取代。在公元前2000年以後,氣候轉向乾旱的過程加速了,湖泊變小,河流乾涸,植物普遍枯萎退化。在烈日照射下,曾經廣佈於河流兩岸的沼澤變成了乾燥的陸地,那些疏鬆的河流沖積物,在風吹日曬、熱脹冷縮的作用下,漸漸龜裂破碎,其中的粉塵被大風吹走,而石英顆粒則在原地大量堆積起來,演變成為沙丘和沙海,整個撒哈拉地區也就成了廣袤無垠的大沙漠。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