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演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想必大家都看過,在電影中,唐伯虎是一副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為了愛情甘願放棄名利的形象。但其實在真實歷史中,唐寅(字伯虎)的人生非常坎坷,簡直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那他都經歷了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江南第一才子,明朝第一倒黴蛋——唐伯虎的“悲慘世界”。
捲入舞弊案,文壇新星淪為有罪之人唐伯虎年少時就負有才名,悟性很高,十六歲時便考中了秀才。如果說整天埋頭苦讀,皓首窮經的人是學霸的話,那麼天資聰慧,一點就通的人大概就是學神了,唐伯虎就是這樣的學神。他沒有怎麼刻苦努力,就得到了這樣的榮譽,這位才子在別人的誇讚中便飄飄然起來,開始整日飲酒作樂,對功名也不放在心上。變故就在此時產生,弘治七年(1494年),唐伯虎的父親逝世,唐家開始衰落,痛定思痛之後,唐寅聽從好友祝枝山的建議開始專心學習,努力考取功名。又過了四年,南京應天府舉行鄉試,躊躇滿志的唐伯虎報名參加了。考前召集好友吃酒,他不無得意的說,“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註:解元為鄉試第一名,古代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大概相當於如今的省考)事實證明,他有狂的資本,而且一個小小的解元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了,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進京趕考,開始向更高的目標攀登。但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個人,改變了整個人生軌跡,這個人,叫徐經。
作為早已名動天下的人物,自然是有些“粉絲”的,同為趕考的徐經便是其中之一,而且對唐寅瘋狂崇拜,當即表示,如果能與偶像同行,將報銷路上的所有費用。負有才學在身,又有土財主贊助,按說唐伯虎的趕考之路該是非常愜意。於是,考完之後,他在一次宴會上又犯起了老毛病,對著眾人說道:諸位不必爭了,我必是今科會元(會試第一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京城不比家鄉,別人也不跟他沾親帶故,難免有嫉妒他才學的人上心。於是,唐伯虎被告了,罪名是考場舞弊。如果是單純誣陷,沒有實據,也就罷了。可恰恰那場考試有一道特別難解的題目,整個考場只有兩個人答了出來,一個是徐經,另一個就是唐伯虎。案子經刑部審核後,還真查出了點東西,原來徐經確實跟主考官的僕人買過考題,而他又跟唐伯虎整天膩歪在一起,用個不太雅緻的歇後語說,這種情況就是:泥巴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就算唐伯虎沒必要作弊,又有誰信呢?處理結果:主考官提前退休,徐經和唐伯虎貶為小吏,永不錄用。
捲入寧王造反案,裝瘋賣傻避災
考場舞弊案之後,沒有了仕途光環的唐伯虎,從眾星捧月的文壇巨星,淪落為人見人嫌的破落戶。向來驕傲的他不肯屈就小吏一職,沒了收入來源,窘迫的生活致使妻子離他而去。幾年後,親兄弟也來跟他分家產。這位貧困交加的才子嘗遍了世態炎涼,灰心喪氣,從此縱情聲色之中,靠賣畫維持生計。唐伯虎的一首言志詩可表明此時期他的心境:不務農,不行商,不修道,不信佛。閒來就賣畫,不用人間的“造孽錢”。這首詩雖然寫得超然出世,結合當時的情況看,背後也隱藏著不少心酸苦楚。然而,這還不是最倒黴的,更倒黴的是,他被寧王朱宸濠看中了,要聘到王府做幕僚。
按說這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剛開始唐寅也天真的以為自己的才華終於有施展之地了。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這個領導總跟奇奇怪怪的人接觸,還囤積糧草,打造兵器……他要造反!發現這一切的唐伯虎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必須儘早脫離才行。但上了賊船,說走就能走得了嗎?面對緊急情況,當時已有四十九歲的唐伯虎再次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他想到了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方法——裝瘋。於是,世上再也沒有那個意氣風發、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南昌城的街頭卻多了一個到處裸奔,高聲怪叫的瘋子。
這樣的舉動騙過了寧王,但也使唐伯虎更加一蹶不振,無助的生活讓他越發沈淪,酒色摧垮了身體。終於,在嘉靖二年(1523年),一代文豪唐伯虎病逝蘇州,結束了他倒黴的一生。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因平庸被埋沒算不上什麼倒黴的事情,真正的倒黴,是有志不能伸,有才沒處使的憋屈。如果再因為才華遭到非難和迫害,那就更慘烈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把這位江南第一才子封為明朝的第一倒黴蛋,一點也不過分。